近期,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七年级师生走进东方绿舟安全教育基地,在沉浸式实训中解锁守护生命的密码。从地铁安检到急救课堂,从防空演练到消防逃生,同学们在实践中将安全技能刻入成长记忆。
地铁实训区化身为“安全考场”。X光安检屏前,同学们化身“安检员”,从行李图像中快速识别充电宝、防晒喷雾等限带物品;模拟站台突发“火灾”,浓烟中有人俯身触摸墙面逃生标识,有人掩住口鼻沿地标撤离。电子答题屏前,同学们争分夺秒回答“轨交违禁品种类”“紧急逃生装置位置”,每答对一题,安全出口的绿灯便亮起一盏。
模拟驾驶舱内,方向盘突然震动提示“车道偏离”,吓得“新手司机”紧握把手;校车逃生演练中,安全锤敲击玻璃四角的“咔嗒”声清脆响起。交警指着全息投影的事故画面强调:“那个被撞飞的虚拟人,就是因为抢了最后三秒绿灯。”
急救教室内,假人模型旁的同学们跪地练习心肺复苏,口中默念按压节奏;三角巾包扎环节,两人一组模拟手臂骨折固定,原本嬉笑的小伙伴在触碰“伤处”时动作瞬间轻柔。教官举着AED训练机演示:“贴电极片时要避开潮湿部位,就像避开手机充电口一样小心。”
气象灾害体验馆内灯光忽暗,暴雨警报骤然拉响。同学们迅速用书包护头,弯腰向“高地”转移。教官演示制作简易浮具:空矿泉水瓶塞进书包,外套扎紧袖口即成漂浮包。“遇到积水莫慌张,手拉手形成人墙最可靠!”
防空演练区,刺耳的警报声划破长空。同学们迅速冲进掩体,屈膝侧卧,用书包遮挡裸露皮肤。教官掀开伪装网讲解:“记住黄色标识是应急出口,绿色箱子装着饮用水和纱布。”掩体墙壁上,荧光箭头指引着逃生路线,黑暗中仿佛跳动的生命信号。
消防实训场上,同学们在模拟烟雾中练习“摸墙撤离法”——左手扶墙保持方向,右手用湿毛巾三层折叠捂住口鼻。逃生通道尽头,教官示范灭火器使用口诀:“提罐子、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橙色的灭火器喷出虚拟粉末,电子屏实时显示“火势”变化。
下午的综合演练汇聚全天所学。影院逃生环节,同学们用窗帘结绳制作简易逃生梯;高空训练架上,亲手打的“双套结”成为信任的纽带;安全知识擂台赛大屏闪烁,从“暴雨避险”到“AED使用”,每个正确答案都引发欢呼。
午后的阳光为训练场镀上金边,归途中的车厢里飘着此起彼伏的讨论:"原来地铁安检仪能看透七层颜色""我再也不会在校车周围跑闹了"……正如随行老师感叹:"当孩子们开始主动发现安全隐患时,安全教育就真正落地生根了。"这场融合科技感与实战性的安全之旅,让抽象的安全守则化作守护生命的力量,在少年心中生长出坚韧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