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学生国际文化视野,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深化历史与艺术教育,我校于4月22日组织师生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综合文科教研组靳可可、宋昀凯两位历史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尼罗河文明探索之旅。
“同学们注意这尊阿努比斯神像的狼首造型,它揭示了古埃及人是如何将自然崇拜融入生活”,师生们在“法老的国度”展区前一同驻足,两位老师通过具体的讲解,为学生剖析文物背后的文明逻辑。
本次特展汇聚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共分为“法老的国度”、“图坦卡蒙的时代”、“萨卡拉的秘密”三大主题展区。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文物的细节之处,沉浸式参与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这也是课程教学的一次全新实践,将历史课堂搬进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授业功能。
展览以古埃及文物为核心,通过展出包括木乃伊、法老雕像、莎草纸文献、圣甲虫护身符等在内的数百件珍贵展品,生动展现了尼罗河畔的古老信仰、社会生活和艺术成就。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古埃及文物,还创新性地加入中国文物,与古埃及文明进行横向对比。
例如,在两位老师带领下,师生们发现本次展览将埃及的象形文字与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展出,进行对比,揭示两种古老文字系统的演变历程,展现了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结晶。这也让观众直观感受两大文明在宗教、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异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保存者,更是教育的活教材。近年来,田林三中充分利用上海的博物馆资源,开发了一系列馆校合作的教学优秀案例。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深度,打造“行走的课堂”,让文物说话,让文化生根,进一步助力培养兼具人文情怀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