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时光的沉淀,是智慧的灯塔,更是心灵的栖息地。自2019年起,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以“和田阅”为名,开启了阅读育人的探索之旅。六年时光,书香浸润校园,阅读点亮心灵,这一品牌活动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更成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2025年,“和田阅”系列活动再次启航,为六、七、八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寻常日子里最温暖的陪伴,也让思想的种子在书香中悄然发芽。
六年级
书摘漂流,让经典沉淀于心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塑造。寒假期间,学校开展了“书摘漂流”活动,以精美的书摘卡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经典,记录精彩片段、人物关系与阅读感悟。400余份书摘卡,见证了学生们如何通过“记录”将经典沉淀于心。
在《朝花夕拾》中,学生们从鲁迅的笔下感受童年的温情与成长的阵痛;在《西游记》中,他们梳理师徒四人的取经路线,绘制人物关系图谱,甚至延伸出“金句收藏夹”等个性化笔记形式。
一张张书摘卡,不仅记录了书中的精彩片段,更成为学生与经典对话的“脚手架”。正如一位学生在书摘卡上写道:“这句话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困惑,原来书中早已给出了答案。”书摘漂流活动,不仅让学生养成了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更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与表达。
七年级
亲子共读,让书香连接家庭
七年级的“亲子书摘制作”活动,则以书为纽带,将阅读的温暖延伸到家庭。400多个家庭在共读中碰撞思想,在书摘制作中凝结智慧。
活动中,亲子共读的创意成果令人欣喜:有的家庭将《小王子》的经典对话制成星空主题书摘卡,用荧光颜料勾勒银河轨迹;有的结合《西游记》绘制师徒四人西行路线图,标注取经路上的成长启示;更有学生匠心独运,在书摘卡中融入立体翻页、隐藏式留言等“小机关”,让文字跃然纸上的同时,更添互动趣味。
家长们在反馈中感慨:“和孩子共读《朝花夕拾》,那些关于童年与成长的文字,竟成了我们探讨两代人成长差异的起点。”阅读,不仅让家庭的书桌与校园的书香同频共振,更让亲子关系在共读中更加紧密。这份冬日里播撒的阅读火种,必将在未来的时光中持续照亮亲子共成长的旅程。
八年级
阅读心得,让思想绽放光彩
十三四岁,正处于思想抽枝展叶的年纪。他们的阅读从单纯的文学欣赏走向了更深层的思考与探索。“和田阅”阅读心得活动,让他们在阅读中沉淀思想,在书写中绽放智慧。
翻开《活着》,学生们从福贵的苦难中感悟生命的坚韧:“福贵的命运像一条蜿蜒的河流,看似平静,却暗藏激流。他的故事让我明白,活着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勇气。”在《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成长让他们反思自我:“风筝是童年的象征,也是救赎的起点。只有直面内心的愧疚,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这些文字,既是对作品的解读,也是对成长的深刻反思。
书香致远,未来可期
“和田阅”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六年来不断结出阅读的硕果。从六年级的书摘漂流到七年级的亲子共读,再到八年级的阅读心得,每个年级的活动都独具特色,却又紧密相连,共同编织出一幅书香浸润成长的画卷。
阅读,不仅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更让他们的思想在书籍的滋养下不断成熟。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参与,让书香成为连接家校的纽带,实现了家校共育的美好愿景。学生们在书摘中沉淀经典,在共读中凝聚亲情,在心得中书写成长,每一步都见证了阅读的力量。未来,我们期待“和田阅”继续陪伴学生成长,让阅读的火种照亮更多心灵,让书香成为他们人生旅程中永恒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