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7 日下午,“2024 学年徐汇区初中科学田三杯教师实践能力评选活动总结暨现场展示活动” 在田林三中漕东校区进行。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有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陆伯鸿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基教处处长郭长江教授、徐汇区教育学院浦正权院长桑嫣副院长、教院教研员以及获奖教师校的校领导。
活动开场由田林三中李慧清校长致辞,李校长从学校建设层面介绍了科学教育的特色与亮点。李校长谈到科学教育是培育未来人才的关键,学校通过跨学科团队建设、实践空间优化,为科学教育注入活力。
活动负责人区科学教研员李秀滋老师从教师队伍建设层面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从教研层面、当前面临的课堂困境以及理论基础三方面介绍了本次评比活动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希望通过基础实验让教师亲历学生思维,创新实验突破认知难点,通过实践案例推动知识迁移。
历时两个月的评比活动,全区19所中学44位科学教师参与了三项赛事,通过“赛、研、教”形成闭环,突破了教研形式化的困境,众多教师突破自我斩获佳绩。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给领导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心组成员围绕显微镜、热传递、燃烧等实验,以 “3-3 研讨框架” 剖析实验逻辑,分享变量控制等思维培养策略,让实验操作升华为 “思维体操”。
《千变万化,逗趣横生》历时 142 天,在种植实践中建构遗传与环境关系;《学做火折子工程师》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展现工程思维;《观察电路中镍镉线温度变化实验》,借电路实验,揭示电流与发热关联。《比较水中传导和对流的传热效果》,改良装置,直观呈现传导对流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水中热传递机制及效率差异 。
田林三中 “守护‘睛’彩世界” 案例以情景剧形式分场景展现了项目的实施过程,最后师生都各自谈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郭长江教授肯定了本次活动对新教材实施的推动作用,陆伯鸿老师强调教研要兼顾 “顺应自然” 与 “主动作为”。
校长代表分享高校资源对接、跨学科项目经验,为教师成长铺路。
最后浦正权院长总结指出,科学教育是国家战略基石,教师需深耕实验素养,让科学思维在真实情境中生长,培养兼具创新与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科学教育肩负着培育未来创新人才的重任。这场活动不仅是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对科学教育新路径的积极探索。活动虽然结束,但是徐汇教育人对科学教育的奋进脚步却从未停息。徐汇区科学教师们将以此次评选为起点,持续推进 “实践 - 思维 - 创新” 融合的科学教育,为培育未来科技人才厚植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