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田林三中关于加强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实施方案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21-09-19

田林三中关于加强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21〕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充分认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管理办法》要求,不断提升我校图书馆服务职能,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丰富拓展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方向,守住底线。

课外读物的推荐与采购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社会与时代潮流、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

主要体现在:

(1)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在校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

(3)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4)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5)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附件一)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推荐、不选用、不采购。

(二)梳理源头,分类管理。

严格把控进校园课外读物的主要渠道,实行分类管理。我校在采购图书资料时,严格审核图书供应商的资格条件,不在未获得经营资质的书商处购买,更不擅自在网店、微店、手机APP等线上渠道购买图书、教材与教学教辅材料。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必须按照“凡进必审”“凡荐必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制。若接受校友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务必由学校领导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始终守住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底线。

(三)加强研究,创新机制。

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是一项新工作,需要加强研究,创新机制,借助我校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与自助的RFID系统对图书的书目信息筛选平台和数据库,组建由校领导、管理部门、各学科教研组长、图书馆成员组成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对课外读物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与推荐,从而进一步完善我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采集、加工制作、日常借阅和风险防范等管理模式。

三、我校图书馆需落实的任务

(一)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主渠道作用

1.增量提质馆藏图书,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

我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一定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采购图书时,以教育部及上海市教委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为主要依据,以学科教师、图书馆专业人员、家长、学生代表等多方推荐为辅,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合理配置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的馆藏比例,严格区分学生书库与教师书库,根据图书内容制定不同读者的借阅规则,确保和提升馆藏图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

2.建设图书馆课程,丰富课外阅读活动

我校图书馆重视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及时关注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将图书阅读课(六年级、七年级为主)作为课程纳入课程表。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开发图书馆课程,定期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入馆教育以及文献信息检索、辨别、利用等课程;组织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新书推荐等分享交流活动。

3.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探索有效管理办法

在充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根据学段特点,有序引进馆藏图书中的数字出版产品,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要求。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需对数字出版产品内容、形态、平台等认真遴选、审核,探索出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数字出版产品进校园管理办法。

4.加大图书馆建设力度,完善采编制度,提升服务能级

我校根据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将图书馆进行升级改造,应用了RFID自助借阅读系统提升了查找资源及图书流通的利用率,加大了专用空间、资源配置,并通过创新实验室的全面开发进行图书馆的人文科技渗透,从而打破图书馆传统的借阅功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能级。也提升我校图书馆品质,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全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配送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力争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5.收集阅读信息,挖掘数据价值

学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技术,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策研制。及时收集学生借阅信息,编制年度图书流通情况分析报告,并从不同维度做好分类统计和差异比较。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向学生推送个人借阅信息和个性化的推荐书目,同时为馆藏图书管理和新进图书遴选、图书馆课程开发建设等积累数据,提供精准服务。

(二)丰富课外读物资源,规范进校园渠道

1.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如有校友捐赠书籍并予以受赠的图书清单及审核承诺书上报区教育局国资中心备案。

2.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不得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红读等读书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学校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推荐书目进行把关。

3.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学校与教师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应获得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认可,并按照《管理办法》审核,报学校备案。

4.不鼓励学生自带读物进校园。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经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带入校园。校园漂流书架及学生图书角内流通图书,必须由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后,方能上架,学生自带图书原则上不得进行漂流使用。

(三)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一般是第一学期广泛听取全校师生的意见,同时下发学生书籍推荐的荐购表,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相关环节由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主导,可增加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课外活动进校园管理。对选自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指导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要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2.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学校要充分做好预案,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与筛查,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筑牢问题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守住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底线。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根据图书剔旧的相关规定与流程予以有效处理,消除不良影响。

四、保障举措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党政要齐抓共管。学校按要求成立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校所有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将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清单及审核承诺书,上报中教科进行备案。学校应向师生和家长主动公开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并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写进校纪校规,严格执行。教师对学校推荐的书目负有导读和导学的责任。

     同时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家校协同的育人合力。并积极参与市区两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指导和协调,让我校图书馆成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主阵地。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