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听课随笔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14

听课随笔

 

     本周我有幸聆听了园南中学徐英老师和长乐中学刘建翎老师的两堂课,再加上经老师的点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老师用她那舒缓柔和的嗓音讲述了“违法犯罪危害公共生活”一课。首先老师用课堂小调查的形式找寻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而后用新闻资料导入课题,告诉学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必须要知法、懂法,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成长。随后,老师用了几个案例来说明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特别是较好的运用了图标的形式,直观的展示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懂得了对于违法和犯罪的制裁。

老师上的是一堂实践课“不可逾越的界限”。整堂课通过四组学生的活动:小品表演、藏独事件的介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问卷调查来让学生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老师的课非常流畅,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非常投入,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在老师讲到本次抗震救灾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之时,学生都被感动了。在课堂总结时,老师的“遵守法律是底线,而遵守道德规范是我们一生的努力方向”这一句简短但意义深长的话语起到了点睛之意。

自己的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

1 徐英老师在讲述违法与犯罪关系时,运用的材料以及一些提问似乎有些重复,导致了“对其制裁”这一框节没有时间来讲透。可以用那张表格作为板书,一边讲一边归纳,也许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2 刘建翎老师把本课重点放在了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我个人认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应该是法律。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对具体一个案件到底是违法还是犯罪可能无法准确判断,但是我们教师要告诉他们的重点是: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我们绝对不能逾越“法律”这条界限。

听经老师点评后的感悟:

1、我们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呆板地教教材。初二第八课的有些内容安排上有些重复,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不必拘泥于教材的设置。同时,教材上的有些案例滞后了,我们应及时补充时效性强的材料,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情感目标在课堂中的渗透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还是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当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出现偏差时,不应该用说教的口气,也不能以无奈的神情面对学生,应严正指出并精心选取积极的有较强影响力的资料,让学生在真实的事件中有所觉悟。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尚不成熟的看法,如有错误,还望各位老师见谅!

                                                              田林三中黄旭萍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