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将探究性学习之理念渗透于初三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14

将探究性学习之理念渗透于初三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黄旭萍

 

进入21世纪,我们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呈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之势,上海又恰逢其时地提出建设一流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一流城市必然要有一流的教育与之相匹配。根据上海市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思路和目标,上海教育行政部门适时提出了“面向所有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上海正在进行的二期课改,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发展学生基础学力基础上提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建立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体的新的课程结构。

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他们迫切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主动地、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合他们发展需要、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其发展任务的教育。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将探究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方向。

一、           对初级中学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及思考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多年来主导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是一种由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机械记忆、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这种传统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不是掌握更多的已有知识,而是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去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中学教育必须强调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真实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是当前我注重在课堂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们这些初级中学,由于学生本身素质与能力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象有些重点中学一样开展大量课外的探究性课题的研究。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些课外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例如:让学生对附近十字路口的交通情况开展调查,从而来理解提高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在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调查统计,以加强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等等。但几次活动以后,我发现一方面学生开展此类活动的时间非常缺乏,特别是初三学生通常都要

补课,上课期间又没有条件开展调查;同时学生经常会将此类活动当作玩的一次机会,效果不是怎么好。怎样才能既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学会学习,又能克服外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弊端呢?我就开始探索如何将探究性学习之理念渗透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这一课题。

通过对探究性学习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最大的价值是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主体性学习,通过教师的帮助使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应试教育给我们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使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我始终认为,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看学生研究出了什么,而是看学生是否学会了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能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经历,因此它的评价标准不是看学生研究出了什么成果,而是看他们是否参加了主体性学习,有没有学会学习。所以,抓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抓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二、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探索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要打破原先课堂教学的僵硬,我们要能通过创设各种在课堂里或超越课堂的学习任务与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在感知、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获得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了使我们的初三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能真正从政治课的学习中学会学习,我通过各种方式的尝试试图弥补当前课堂教学始终偏向于应试教育模式这一弊端,从而用探究性学习之理念使学生培养各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促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初三提高班中开展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步骤一:以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

在备课时,我首先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问题或进行情景设置,在课堂上将问题或情景告知学生,代替传统的以教材提纲为主的板书方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能一目了然,让学生能在问题中探究创新,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利于整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问题导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与用的综合能力,不仅让学生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主动引导学生开启智慧思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学习乐趣,形成与自己个性相符的探索型学习模式。

步骤二: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第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去阅读、分析、总结、归纳教材,并能联系实际分析教材的内容。对于这一环节能否取得效果,主要取决于我们教师对学生阅读和总结能力的培养。(在初三1班的教学实践中,大概有三分之二

的同学具有这种能力。)只要大部分学生具有了这种能力,一般都能初步掌握教师根据教材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只有经常开展这种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脱离较为死板的学习方式,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利于他们能顺利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角色地位――知识的引导者。教师要能始终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自学情况,不断给予学生帮助。引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的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介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愿学、会学到优学,是我们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学习习惯,提供给予相应的学习模式,通过对不同学生不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后几个步骤的顺利实施。

步骤三:师生合作学习,讨论疑点。

我认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弊为利,要能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而要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其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第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知识,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我们的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讨论。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较多的是实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很少鼓励孩子向自己开炮。为此,在课堂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互相提问或辩论,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逆向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一般集中在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上,学生讨论后各组推荐一名学生阐述讨论的结果,并由教师进行评议。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的一些内容,我们教师也可事先准备一些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所展示的一些情景,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讨论,或互相进行提问。从我所尝试的经历看,初二年级的法律常识课及初三年级的大部分内容都可用一份相对集中的材料展示问题,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加以讨论。在本校初三1班的教学过程中,在推荐代表阐述讨论结果时,发现被推荐的代表经常是固定的几个同学。为此,我采取了随意抽取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加以补充的方式,从而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以便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自主探究不仅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中,我们还应将探究的目光延伸至课外。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将课堂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实课堂讨论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有条件的话,还可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自学与讨论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成果》一课时,我事先让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变化、三代人思想意识的变化、上海的变化等各角度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加以讨论,以论证教材中的观点,使其更具备了说服性,增强了教育实效性。

在传统教学情境中也有师生的合作学习,但学生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在我的课堂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把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

今年三月,我以这种学生的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为主开了一堂探究型研讨课。课堂中以我校获得全国头脑OM初中组第三名为题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分析、整理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示本组对此题材的理解。在课堂上,学生们以小品、演讲、专题采访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理解,既有书本理论知识的支撑,同时又根据不同的专题进行拓展思维,通过自主探究极为有效地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同学们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虽然即将面临毕业,他们还是挤出时间自行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制作课件。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课外探究,找寻资料,从而使他们对课文知识也有了深以层次的理解,对于课文知识的检测也有较大的帮助。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可以用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来弥补当前依然存在的考试制度所带来的一些弊端,这也正是我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一。

步骤四:教师小结、纠正偏差。

通过步骤三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了第一步骤中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并对讨论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加以纠正。小结主要是归纳本课内容以及学生还未把握的内容,同时对学生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错误答案以及一些片面观点加以纠正,言简意赅即可。同时,在课堂中以这种点评小结的方式,还可点出学生的优势,从而通过真诚、巧妙的激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接受学习。

步骤五:当堂练习。

练习可分为三种,即:基础知识的考察练习、重点知识的考查练习、运用知识的考查练习,按照难易度的区分让学生加以选择回答,教师再进行检查和讲解。在初三年级中,则主要进行运用知识的考查练习,以便让学生能将书本知识与时政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结合起来加以思考,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自学和讨论两个环节较难把握。我们教师要自始至终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尤其是要使学生养成根据问题和材料所展示的情景去自学的习惯。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和总结能力的培养。

 

在近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以上一些方法开展了教学,受到了连续两届初三学生的欢迎。他们说原来最讨厌上政治课,但到了初三以后,发现上政治课非常开心。现在的政治课不仅教会他们道理,还能让他们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想法,对于某些社会现象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讨论,而不再是老师说什么是对的,他们也只能说是对的,不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这两届学生的成绩也证实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愿学,教会学生会学,也能促进成绩的提高,因为我们现在的考试模式也正在向探究性方向靠拢,特别是我们政治,在试卷中考察最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显示出它的优势。

    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标准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简单的评价导致了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与僵化,使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在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政治教师首先要能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锐意创新,树立改革意识,努力改造传统的教学现状。以上关于如何在思政课中渗透素质教育,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我在近几年进行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