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致新,赋能前行
——田林三中教师深化“双新”理念系列培训
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与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近期持续开展了教师深化“双新”理念系列培训。培训聚焦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化学习等前沿话题,为新学年的工作注入动力。专家引领,深化教育创新面对社会的快速变革,学校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下一代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正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校特邀该领域专家为全体教师展开《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的讲座,提升本校教师教学方法的进步。 讲座首先介绍了跨学科类型,着重区分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接着,强调了在具体落实跨学科活动时,整体上应当统一工作要求。具体科目由学校建设、校本实施,即科目的学习标准由学校自己设定。有别于学科课程,这些课程不以传统的学科划分边界,而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问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主要以兴趣激发、兴趣深化或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为第一目标,不以知识传授为首要任务。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过程,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深化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除了全体教师层面的培训,学校还邀请专家为学校领导班子及教研组长做《提升管理人员对教师项目化学习活动评价的能力》专题培训。在阐述了项目化学习的特点后,为了方便老师们实践,专家还对项目化选题的基本要求做了解释,并建议:选题和真实世界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尽量是一个“真实”的项目选题,蕴含着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驱动问题),和创建真实的产品。选题应具有学习、探究的空间、深度和内涵,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传统项目相结合。
近期,语文组几位教师结合自己暑期参与“AI融合的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实践工作坊”培训的经历,为全体教师分享活动的收获与感受。 洪彤彤老师总结出项目式学习的几点特征:情境性、任务驱动性、整合性、主体自主实践性。通过观察、记录、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
王艳艳老师则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从“知识中心”向“素养中心”的转变、从“先教后评”向“评价引领”的转变等视角解读成果导向的项目学习的现实教学意义。
陈嘉媛老师从驱动型问题的设计入手,首先对其概念进行辨析,明确驱动性问题的特点,接着具体阐述了怎样设计驱动性问题。
李雨璐老师进一步从任务与活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项目学习,包括:设计型任务/活动(设计项目选题与驱动性问题、设计探究方法、设计评价方式、设计成果表达和设计展示形式);探究型任务/活动(探究是项目化学习中最为基础且最为本质的活动形式,为了解决⼀个问题,获得规范研究创造问题解决的方法与能力);评价类任务/活动(项⽬进程中,对项⽬的进行方式、进度、成果以及学⽣表现等开展的反思性评估活动。)
尹伊人老师则演示学习支架的搭建,学习支架可以从范例、问题、建议、表格、图表、指南/向导等方面入手,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支架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抓手。
陆续开展的系列培训帮助教师丰富了课程内容,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从最新的学术成果和技术进展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并寻找改进的空间,持续支持田三教育向前进。
本次培训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教育的挑战,共同书写教育创新与教师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