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备课的一些做法
中学历史学科主要是发展学生自主地了解与思考人类以往的史实,认识今天的现实,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和价值观形成的一门学科.所以,我在备课时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一.“备自己”
“备自己”是所有备课思路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且“备自己”贯穿各个教学生涯.教师必须快速旦不间断地积累,提高自己的专业功底.这里面还包含了自己的史学理论和教育理论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生涯中,我对自己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听”.“说”.“读”.“写”多管齐下.“听”《百家讲坛》《纪实》《文化中国》《探索与发现》等.“说” 听到好词好句妙语.幽默语学上几句.使自己的语言更出彩些,“读”大量阅读.而且都是精读.收集数据.细节,过程.人物.多阅读历史教学等期刊,吸取同行的经验,这点最重要,也是立竿见影。利用看报时间收集最新的历史资料,历学观点。我已收集了五大本剪报。这些剪报是我工作中的一大帮手。例如“开国大典”一目时,我是采用“新民晚报“上内容,它比我的备课教参更具体,更生动。“写”随时收集一些内容。马上地它写在教材书上。
二.培养历史学习兴趣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多样化的课程资料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视野,为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历史提供保证。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象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它们都能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种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资源。《火烧圆明园》《十诫》《二战实录》等影视资料,无不给学生极大的震撼。此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强教育,爱和平教育就非常有说服力,水到渠成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得意于这些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它们提供了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
现今网络发展迅猛。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在介绍中国历史“青铜器”一目时,推荐学生参观上海博物馆,在教学“中共历史”时可去参观“一大”会址。讲解“徐光启”时,可去参观“光启公园”及“徐家汇的历史”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知道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但凡能加深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在教学中都可因地制宜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三.培养自己学习历史
教师早已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为了改变学生过多倚重接受性学习习惯,让学生改为主动探索,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了解和思考人类的过去,通过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自主地了解和思考历史事实,提高历史知识,社会认识和自我认识的能力,为可达到这个目的我不止了以下作业,初一年纪利用一年时间阅读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初二同学利用一年时间阅读世界史《上下五千年》。由于这些实际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许多同学特别是男生,看完后又转入其它历史题材的书记,由此完成:领带门第一步。另外学生还有一份剪报作业,培养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和历史知识积累,让历史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积累的,生成的过程,利用这些剪报作业还可以上阅读课。
四.培养学生史学能力
历史教学目标还包括表达交流,最终完善自己对世界繁荣认识这一任务。初一初二学生一般已具备了解史实的能力和获取史料的能力。但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交流能力等较为薄弱。又由于语言交流能力最需要具备。故在备课中。我总是留出5,6分钟,给学生史学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每学期二至三次的演讲主要培养学生叙述和结实历史事实,论证和反驳历史观点,展示历史学习心得。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证据做出自己的搜索和鉴别,对历史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五.全局观念
备课时应有学期培养计划和学年培养计划,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渗透相应的搜集和辨析资料的具体方法,并使之由浅入深。最终形成一个系列。例: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将会1。利用网络查找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2。区别资料的可信度高低3。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对洋务运动做出初步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场国人同洋人打交道的运动……言之有理即可,第二阶段“文革”学习内容。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会制定采访提纲,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经历文革的)。分析口述者的年龄。职业,态度,学识等一系列问题。感受到历史真实的复杂性,艰难性,如果把教学目标一一分解放在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由浅入深,课程目标一定会最终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