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与走进
《芦花荡》教学反思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徐慧
在开学伊始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刘侠老师关于“架起这一篇与这一群之间的桥梁”的教学观点让我感触很深。
她提到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急于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角度出发寻找一些道德标签,比如“感恩”,“母爱”,继而把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解读得味同嚼蜡。于是在《小巷深处》我们只能读到英姨无私伟大的母爱,而读不到她爱得那样步履维艰还能坚守,是因为她心中对生活不灭的希望,她在付出爱的同时,改变他人命运的同时,也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那一刻,我被震撼了,原来语文课还可以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等待着我和孩子们去开掘呢?于是我选择了《芦花荡》,选择解读老人英雄性格这样概念化脸谱化以外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刘侠老师全程参与了我的备课,并给予了莫大的帮助。
备课中,在刘侠老师帮助下,在与语文组教师的讨论中,渐渐梳理出老人的个性不是单方面的,老人既有作为英雄的机智勇敢,言出必行,又有着过于自信和自尊的缺点,作为一位硬汉,他还有疼爱女孩的柔情,这是个多侧面的形象。于是在这一解读的基础上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把握人物多侧面的性格特征”。试着去打破教学内容的概念化脸谱化,试着走出教学内容的概念化脸谱化。而在后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内容确立的确更贴近学生的真实阅读感受,成功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共鸣,这样的教学内容成功走进了孩子的内心。
其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刘侠老师再次建议我试着去打破授课模式的脸谱化,模式化。初稿中“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问题设计因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重复出现,缺乏新意,导致孩子兴致不高。后来我们把它化解成“1、这位老人是干什么的? 2、文章写了前一天夜里和第二天中午两天的事,说说第一天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改变,既帮助学生从小说文体的角度梳理了“情节”,初步了解老人的英雄事迹,感知了老人的英雄形象,又因为问题的简单活泼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轻松走过这一教学环节。走出模式化的教学设计问题。因为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再次走进孩子的世界。
最后,初稿中“护送途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老头子‘过于(重读)自信’,哪些又表现了他的“过于(重读)自尊”呢?”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希望借助圈划这样的教学手段落实学生对老人“过于自信过于自尊”这一性格的把握。刘侠老师看到我在教学的诸多环节落实中都采用了圈划这一虽有效却单一的教学手段,再次大胆尝试。建议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直接再现老人的这一形象,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语气语调变化去揣摩去体会去把握,同时又能让课堂有“声”有色。试讲中,孩子们的表现有些意兴阑珊。而在开课时,这一教学手段的改变让孩子因强烈表演欲望被满足而促成这一环节成为了课堂的亮点,课堂的高潮。刘侠老师说应“调查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可否还能认为“调查学情,确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良好的教学手段能让我的教学内容的落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走出教学手段的单一,结合孩子年龄特点,采取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继续成功走进孩子内心。
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问题的设计,解决问题手段的采用,都应该用心去落实,走出重复,走出隔靴搔痒,用心去浇灌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语文。此次开课,不仅让我的专业得到应有的锤炼,更庆幸的是帮助我树立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端正了授课态度,同时逐步追求一种良好的授课习惯的养成。再次感谢刘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