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 登录 | 注销 | 学校地图
首页 |学校概况 | 党旗飘飘 | 教育教学科研 | 学生天地 | 公示栏 | 一周公告 | 信息公开专栏 | 教工之家 | 学校内网
教师是学校的脊梁,教师队伍的素质影响甚至规定了学校教育的方向和水平。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视为学校生命的源泉,视为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创设环境、定位培养”的工作思想指导下,学校狠抓教师的培训工作。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各项培训工作的同时,立足学校现有的资源,大力开展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校本培训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稳定有效的校本自培长效工作机制。 这个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以新教师为主要对象,以一学年为周期,以“入门”为基本目标的“青年教师带教制”。(2)以全校教师共同参与为基础,以3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参赛对象,以一学年为一届,以促进和实现“入门”教师向成熟教师和骨干教师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中青年教师新星奖”。(3)以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为基础,以全体教职工为对象,以评议和展示为主要环节,以一至二个学年为一届,以营造学校良好文化氛围和提升教职工师德修养水平为基本目标的“师德楷模”活动。(4)以全体教师为对象,以分层要求为形式,以过程推进为重点,以骨干教师和名师为远景目标的“我的教学特色(或追求)”活动。(5)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以定时间、定专题、定主讲人为基本要求,以解决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和配合做好上述机制中各项具体工作具体展开等为基本目标的“教研组(备课组)专题活动建设”。 五大工作机制的运行,体现了“对象覆盖面广、内容涉及面宽、发展阶梯性强”的特点。 基本能够为全体教师参与到校本自培中来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会和搭建了舞台。在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中比较多地考虑和突出了对中青年教师的重点培养问题。如“师德楷模”活动、“我的教学特色(追求)”、“教研组(备课组)专题活动建设”等是面对包括中青年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而“青年教师带教制”和“中青年教师新星奖”活动,虽然也要求中老年教师积极参与,但直接目标则是中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五大机制的运行目标涉及了构成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多个要素和方面。如“师德楷模”活动以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为目标;“教研组(备课组)专题活动建设”以交流经验、探讨心得、提升针对具体工作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任务。而其它三大机制则在侧重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追求教师综合专业水平的提高。 总之,学校力图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来设置和构建校本自培的工作机制体系。当一个青年大学毕业生刚进校门初为大师时,学校为他(她)提供了“带教”帮助,当他(她)顺利或基本入门后,学校又将他(她)推上了“新星奖”的舞台,机制化地推动着他(她)向成熟教师或骨干教师方向发展,此后,学校还通过“我的教学特色(追求)”,引导中青年教师思考和规划专业发展的目标、路径,鼓励骨干教师提炼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风格。 正是因为近年来学校系统化的自培工作,促使了包括大批新教师在内的各发展阶段教师的快速成长,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各级各类的业务尖子,学校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业务素质良好、敬业爱生、讲团结重师德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2人,教育局学科带头人2人,局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区教育教学“耕耘奖”、“骏马奖”获得者5人,区“园丁奖”获得者6人。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近2 年来,1位教师市级课题获二等奖,2位教师参加“区首届教学指导团”,在区“百课工程”中,1位教师承担区公开课,在区“百题工程”中,2个教研组完成区级课题。33位教师开设了区级以上公开课,16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级以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持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敬业精神、科学态度、一流业绩”的师德观已深入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大家正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民主科学的精神,主动发展的意识,友爱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主动发展的大家园”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