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设计
柳建芳
一、中学音乐学科课程教学目标
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中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的特殊时期,对音乐既喜欢又会有陌生感。中学生从电视、电影、多媒体等途径了解了一些音乐家和音乐知识,尤其是小学的音乐课已经向学生传授了简单的音乐技能,所以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音乐的学习仍处于感性阶段,原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还不丰富,知识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和具体的,到了中学阶段,还很难形成对音乐作品风格和深层次的理解,并且由于年龄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赏析生疏的音乐作品时还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有目的倾听,所以对音乐又会有陌生感。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有进一步学习的意识和热情。因此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行为,利用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学习注意力等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正确的知识技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学习热情,在音乐课堂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
三、课堂教学行为设计
根据教材学习内容可分为二种基本类型:
第一类是演唱、演奏学习音乐知识为主的常规课。这类学习内容是以教材为主要课程资源,但也需搜集查阅课外资料,充实学习内容,形成丰富的想象力的知识迁移能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思考、理解、体验和感受新的学习内容。并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音乐作品、音乐人及音乐的流派,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
第二类是以音乐赏析为主的活动课。在进行赏析时,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来解决新问题,如对音乐要素、各种表现手段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参与表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同时作出整体性的反应,并培养各种能力,如音乐想象力、鉴赏能力等。
以上二类课的教学各有特点,其教学行为应分别进行设计,下面是第二类课的教学行为设计。
我们认为这类课的主要内容运用“(赏乐-感受)--(探索-体验)--创造-参与)--(审美再体验)”的方法进行教学,具有实效性。
(一)赏乐-感受 课前查找资料,初听全曲,感受作品的体裁、情绪。 1、课前布置任务;2、倾听,对作品有初步的感受;3、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全曲。
(二)探索-体验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技能对作品如调式、和声等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采用对比法等 对如音乐的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形成音乐风格的成因。
(三)参与-创造 运用跟唱、手势、语言等引导,全面理解音乐作品并进行丰富的联想 完整倾听,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四)审美再体验 感受作品的艺术风格,产生丰富的想象力,鉴赏音乐的美 组织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乐曲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行为设计的论证
(一)赏乐-感受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用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学生刚接触到音乐作品,还不能对作品作出什么评论,所以我们从赏乐开始,只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和进入“倾听”的状态,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进入倾听中,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欣赏活动中,培养听觉的感知能力,教师的方法可以是导入揭示主题后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生平,也可以从多媒体教学入手,从视觉到听觉,让学生知道初听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作品是什么风格?什么情绪等等,听、看后再提问,让学生谈对作品的感受。
(二)探索-体验
为了进一步理解音乐就要再一次复听,目的是让学生能从音乐的要素上去理解,如音的长短、高低、节奏宽疏和密集,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亮与浑厚等,同时应用生活中经验进行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积极的体验音乐。这一阶段探索出多种对比的方法,采用听辨、想象、理解等方法,让他们将作品划分成几个环节,让学生听懂音乐,引导他们分析理解和体验各环节所表达的不同的内容和情感。
(三)参与-创造
创造是指学生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向一个高层次发展,让学生在知识的应同、拓宽、和延伸的过程中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和情感的满足,如让学生参与演唱音乐主题并创编二声部、进行舞蹈创编、节奏创编、对音乐形象进行肢体语言的表现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表现对音乐理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他所向往的能展示自己特长的角色,这既是对音乐深化理解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自我创造和亲自体验音乐的一种方式。
(四)审美再体验
柯达伊语:如果一个人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身临其境的音乐体验那么他就没有受过真正良好的音乐教育。再体验就是强调学生在以上的环节后再次投入到音乐中并再次体验音乐情感、美感、乐感,这也是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关键,更是音乐感受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发展的前提,所以审美再体验是学生音乐赏析活动的重要的环节,通过此教学环节,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与感受力的更深刻,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审美情操的得到升华,此阶段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并播下音乐的种子,使之终生受益。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和把握的,所以有效的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愉悦、积极的参与,只有学生始终主动的感知、思考、想象,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