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
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息息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上海世博会参展的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筑的共同理念是:生态和谐。都创建了一个相对的“低碳”生活建筑,率先应用高科技、新型材料、新思维等,应用到各个展馆的建筑上面,让大家共同见证和探讨,我们的城市在未来的生活中,变的更加美好,凸显“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的时代政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世博会的这些展馆,是人类进步的大舞台,它融合了世界各国带来的新技术、新文化,让每一个人开阔了眼界,产生新的思想、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进我们监理公司要发展、必进入新的建筑领域,学习、竞争、进步。尤其是每个国家的展馆,融合了每个国家的独有的特色文化和建筑风格,更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学习。我们参观了好几个不同的国家的展览馆时,不难发现,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与此同时,中国的科学发展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我预祝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
郭宝梁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此次上海世博会其会期之长(为期六个月)、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影响范围之广大。而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这次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共同的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举办2010年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当我参观了好几个不同的国家的展览馆时,我们不难发现,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由此可见,各国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当我们参观到中国馆时,让我们深深感到这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巨大舞台在我们中国馆展示:北宋清明河上景,游人梦幻入其中。和谐一体城乡貌,虚实水流到处通……
各国家馆内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与此同时,中国的科学发展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 20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令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同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体现。科技大大改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物质生活也在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真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预祝上海世博盛会圆满成功。
黄旭萍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为了更好的了解世博,向学生宣传世博,希望通过参观学习摆在家门口的“大课堂”“活教材”,感受来自2010上海世博的魅力,学习科学发展新理念。炎热八月里,我全副武装兴致勃勃地前往世博园区参观。
短短一天的参观,我深深感受到上海世博园主题鲜明、内容广泛、建筑别致、展览精彩,确实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以城市作为世博会主题,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上海世博会的一个首创。这不仅是一次全世界展示各自未来生活方式的盛会,也是上海及其他省市向全世界展示自身风采的难得机遇。
通过参观,我们深切感受到今天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失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断地困扰着各国城市的发展,这些问题已经被全世界所瞩目。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我们世博会的主题,让全世界共同来关心这一问题、研究这一问题。把他们在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好的案例、好的实例拿到世博会进行展览,让“低碳”、“环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理念深入人心。我认为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全世界人民和全世界各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的交流、城市管理和建设经验的交流,从而推进城市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
一个中国男人躺在园内给游客休息的长椅上,一个则躺在地上铺着的报纸上;桌子上撒满垃圾,花丛中也见果皮散落,地上垃圾吹来飘去……这一切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外国友人什么?
一位记者看此情景,叫那位把垃圾丢弃在桌面上的中国男人处理好自己留下的垃圾。那男人只捡起一张报纸扔到旁边的垃圾桶里,其它的食物包装袋等垃圾没清理就扬长而去了……一位记者尝试把自己的背包打开,特意站到人多的地方,希望有人好心提醒把包的拉链拉好。但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年轻人,都没有一个主动提醒记者把背包拉好。这又告诉我们什么?世博园内治安很好,敞开的背包都没人去“顺手牵羊”?未必!这只是让人感到人们的冷漠!由此,使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身上所担负的重则,只有从孩子开始抓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素质不断得以提升。
烦人的排队似乎已成为游世博最累的事情,但也形成世博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游世博虽辛苦但乐在其中,世博会的理念、文化已经深深印刻在了我们心里,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感叹和骄傲,这是我们每个入园者的共同心声。
金丽
今年暑假对我来说是一个繁忙而充实的暑假,因为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很多亲戚朋友借此机会来上海小聚。我一边帮他们买票,一边设计排队时间最少的路线。
今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意为“城市”),这并非偶然。城市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
经过多次参观世博会,我深有感触。首先以城市为主题的此次世博会,展示的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渗透的是生态、环保、低碳等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出创新决定未来、科技决定未来的途径。将绿色作为城市计划的重头戏。世博会将有多条与黄浦江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滨江地域延长到城市腹地,如同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衔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烘托下,一条长四五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浦江两岸,成为接洽过往、现在和未来的标记性建筑。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存。穿越黄浦江的花桥也将保存,它可把漫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作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为上海的又一标记性景观。而很多国家馆中也将绿色元素融入其中,比如英国馆的种子,俄罗斯馆的花等等。。。
其次,将儿童列入首位,世博给儿童的不只是快乐。儿童是地球的未来,因此绝大多数的场馆都给了孩子们一席之地。而D、E区更以吸引儿童为已任,特设了许多特别场所,供孩子们游乐、探索。就连馆中直饮水的饮水池分高中低三档,就连我家皓皓这么小的幼儿园小朋友也能饮水自如。
随着开学,世博之旅告一段落了,我们准备等天凉快一点了,再去逛逛,世博会是如此的吸引着我。
廖文华
7月的上海世博园,几乎天天是游人如织。选日不如撞日。我和亲戚们带着已久的期盼,走进了世博园。
一进世博园,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它的宏大的场景和气势。心中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这宏大的“世博”在中国上海举办,不仅促进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而且是展现上海丰采和形象的大好机会,也是继奥运会以后,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次机会。
我们来到欧洲展馆区,英国“创意之馆”、瑞士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和谐”、法国的“感性城市”馆、捷克馆“布拉格幸运浮雕”等展馆汇集了欧洲各地的风情建筑和著名景观,造型完美,主题鲜明,令人难忘。各个的展品都凝聚了创作者、创造者及所在国家的心力与心血,值得你去细细观赏和品味。
我们坐在观光车上,各个造型各异的场馆渐渐展现在眼前。每个场馆,都用其精细的材料、鲜艳的色彩、厚重的质地,极尽巧工来打造一座座突显各自特色的待客之城,吸引你,召唤你。一眼望去,真让我目不暇接,追随而去,美不胜收。这一个个造型各异,风格迥异的外部造型,想必是世博会的又一大看点吧!
中国国家馆由于没有预约到,很是遗憾。中国省区市联合馆,可以说是各具特色。北京馆以人文、科技、绿色演绎城市魅力,天津馆让游客在高铁车厢中的动感电影见证天津的高速发展历程,陕西馆前的兵马俑与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牵手很有创意,山西馆的文物,甘肃馆的莫高窟,上海馆的石库门……,都从不同角度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城市风貌和对未来美好城市的憧憬。
游看阿联酋,感触最深。给我触动的,不仅仅是科技展现背后的国家发展,而是在他们过上富裕生活后,仍然告诉后人不忘过去,不停止文明进步的脚步,启迪并激励后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这是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财富.这让人感悟,世博会,又是思想的盛会,各国的思想在这诠释,在这里相聚!
刘静
假期里,我去看世博会三次,因为我觉得世博看不完,世博令人看不够。
第一次是冒着39度的酷暑,早上五点就出发了,到浦东五号门才六点,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入口处已经是人山人海,队伍排的很长了。在太阳下暴晒了三个半小时才入了园,但是兴致依然盎然。虽然没能领到中国馆的预约券,看到沙特馆的长龙我也打了退堂鼓,但是看到的众多场馆,还是让我感到收获很多。
第二次从十六铺水门入园,感受美丽的浦江景色,特别的诗情画意。
第三次是看夜色中的世博园,华灯璀璨,格外的迷人。
看到的众多场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位于A片区的阿联酋馆,是三座象征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巨大沙丘。白天这些沙丘会让参观者领略沙粒在风中流动的沙漠奇观;到了晚上,从建筑的“鲨鱼腮”窗口以及沙丘“裙边”泻出的灯光,让整个建筑仿佛漂浮在夜色之中。真是太美丽了。
没有国宝级的文物,没有想象中的高科技技术,美国馆让人思考并感动。美国馆并没有太多的展品,而是用四维效果的立体电影来“说话”,通过一场45分钟的“体验秀”让游客体验美国精神。4D影片《花园》是美国馆里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都市童话:一个小女孩在一个堆满废墟的角落种下了一枝花,但很快就被路人踩死了。小女孩锲而不舍,一次次坚持种花,受到感动的邻居纷纷加入到美化家园的行动中来。一场暴风雨袭来,鲜花遍地凋零……雨过天晴,小女孩惊奇地发现,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种花行动。这个故事没有任何对话,但是从画面中感受到人与人的和谐和互助,和对生活的热爱。
浏览了欧洲馆,中国国家馆不得不看,来到中国馆外,你立刻会被中国馆宏伟的外观所吸引,醒目的中国红,别具一格的建筑构思,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进入馆内,彬彬有礼的志愿者微笑着引导游客参观,展馆内:有流动的“清明上和图”国宝级名画,画内的人和景如一部纪实的影片动态地展示出来,栩栩如生,令我大开眼界,太奇了;有乘坐轨道游览车,让游客领略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在城市发展中中国建设者的智慧结晶;有聚焦“低碳未来”专题馆,向每一个游人展示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以低碳为核心元素,同时也对参观者也进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的学习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教育;有童心畅想展区,98幅儿童画展示了孩子们童真烂漫的想象为城市的未来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走出中国国家馆,周围就是中国省区市联合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展示,每个馆也各具特色。北京馆以人文、科技、绿色演绎城市魅力,天津馆让游客在高铁车厢中的动感电影见证天津的高速发展历程,陕西馆前的兵马俑与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牵手很有创意,山西馆的文物,甘肃馆的莫高窟,上海馆的石库门……,都从不同角度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城市风貌和对未来美好城市的憧憬。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此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希望能向预料中的那样,使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同时也希望中国世博会能够举办得更加成功,更加光彩。
沈木兴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
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息息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上海世博会参展的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筑的共同理念是:生态和谐。都创建了一个相对的“低碳”生活建筑,率先应用高科技、新型材料、新思维等,应用到各个展馆的建筑上面,让大家共同见证和探讨,我们的城市在未来的生活中,变的更加美好,凸显“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的时代政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我参观了好几个不同的国家的展览馆时,不难发现,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与此同时,中国的科学发展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最后我预祝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
王维瑛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心中便有着一种难以言状的仰望——世博,那是一种怎样的际遇!我遇到了它,尽管我不曾走进它,不曾看到过它,但已经被某一种炫美深深地沉醉其中。或是那份繁华世界中的热闹吸引了远在深山中的那颗躁动的心吧。远在开幕之时,便已经被那耀眼的灯舞牢牢地吸引住了。于是,当决定去世博的那一刻起,便掐指算着,它离我还有多远……
终于可以启程了!
B片区
我进入的第一个场馆是爱沙尼亚,里面是各种颜色的卡通模型猪,每个猪身上都写着表达着爱沙尼亚在各个领域的理念,没探究这猪在爱沙尼亚意味着什么,就已经到了出口。隔壁是拉脱维亚,外形像鱼鳞,很好看,忍不住摸了一下,离开。
不知该往哪里去,反正顺着往里走,丹麦馆肯定要去的,因为里面有小美人鱼的铜像,新闻里说是从丹麦运来的,国宝!
我们没有按图索骥,因为丹麦馆就在芬兰馆边上,也是白色,我想在欧洲区最后进丹麦馆,想给自己留一个童话的情怀。
走在博成路上,两边逡巡,看到了西班牙馆的外形,想起了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内心激动,也很想去看看拉姆的德国,志愿者告诉我可能德国馆要排六个小时,于是望馆却步,也看到了法国馆,想到了埃菲尔铁塔,想到了福楼拜,莫泊桑,司汤达…亦是要排很久,又想起在南非世界杯丢人现眼的法国队,不去也罢。经过算是创造了奇迹的瑞士队的国家馆,后来进入了波兰馆。
波兰馆的外观融入了中国的剪纸艺术,其余印象不深,也没听到肖邦的灵魂的呓语。
在外围又看了看土耳其,希腊,乌克兰等馆。终于来到了丹麦馆。排了约二十分钟顺利进入,这个崇尚环保大力推广自行车的场馆可以骑自行车上去。我和宝宝直接进入,因为急着要看小美人鱼。
可惜的是小美人鱼只能远观,不可近视,在一个密封的水池里,她孤单的在那里,这让喜欢她的游人隐隐失望,多半举着相机给她拍了照,拍下了她的孤单。
顺着往里走,走道边的屏幕在展示着多姿多彩的丹麦风情。边上还有长椅可坐,这倒很人性,这让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我内心喜悦。顺手又吃了一个棒棒糖,哈哈!
我取了一个小册子《我们如何设想未来》,匆匆的翻阅了一遍,这竟感动了我。除了大楼还有街道,五十七个民族在此相会。哥本哈根新建的SUPERKILEN社区公园居然是围绕五十七个国家的物件而建造。放弃燃油,改用风能,已是可贵,更可贵的是丹麦在帮助中国解决中国风能行业未来的关键问题,这对于能源缺乏的我们真是雪中送炭般的帮助。
在丹麦,我们不仅仅感受小美人鱼的浪漫童话,更让我们渴望天然,想亲近自然。
其实想去俄罗斯馆
吃过午饭,顺着高架步道往西,就看到了外观庞大而美的俄罗斯馆,只见那时外面的队伍已是长龙逶迤,拍了照片,决定离开。只是不知俄罗斯馆里会有些什么呢,会有加加林么,会有普希金么,会有托尔斯泰么,会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么…
就让它留给我一片遥远的白桦林般的想像吧。
在这一片区转了转,烈日灼人,正好看到罗马尼亚馆的喧闹,吸引了我们,原来那里有表演,想起它曾经在毛泽东时代是我们最好的友邦之一,想起少年时看到过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电影,那种果敢的英雄主义仍会偶尔闪现。
排了一个多小时,在就快要等得崩溃时,终于进馆了。在罗马尼亚的等候蓬里,冷气是地面管,冷气氤氲,只见一些孩子一会用手堵,一会用脚堵,玩的不亦乐乎,看来,玩乐,依然是每一个孩子童年永恒的主题。
我带了一本旅美散文家张宗子的集子《空杯》,在等候的时候偶翻几页,聊以打发等候的寂寞。到进馆时,居然发现裤管被冷气打湿了,凉沁沁的,很舒服。
感谢这冷气,这很人性,每个需要等待的场馆都有,真好,这是一种和谐。
演出之前,观看一短片,主要是介绍罗马尼亚的风土人情,山川河谷,古朴优美,尤其是那葡萄很诱人,罗国的葡萄酒一定也很不错吧。
演出开始,三个伴奏都很精彩,小提琴手娴熟谨严,大提琴手优雅慵懒,手风琴手饱满激越。五男五女前后的载歌载舞欢愉异常,尤其是他们的服装很异国风情,有些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那样的意味,节奏让人禁不住想起爱尔兰的踢踏舞。
最难忘的,是她们的微笑,她们的礼貌,还有那个坐在我们边上的四五岁一直鼓掌的孩子。
从罗马尼亚馆出来,回到博成路,准备去非洲联合馆,去看看非洲风情。
在上钢路口,被一座红色的城堡吸引,远远地看去很美,近看,被“亦大亦小”四个字吸引,我很喜欢这四个字,也喜欢字下面的一片葡萄园。这里就是卢森堡大公国,这里极其像一片庄园。
在这里,我想起那个著名的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她曾经和列宁论战,曾经和李扑克内西并肩战斗,曾经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不满意…只可惜,她和李扑克内西同时被捕,惨遭杀害,她的尸体被扔进了运河,也清楚的记得曾经给我们讲
我极喜欢罗莎卢森堡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不管我们到哪儿,只要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和我们同在。
这该是我们极喜欢的伟大的情感,不仅仅她是一个革命者,一个卓越的甚至是可以和列宁一样伟大的人。
当然,我们知道,她是波兰人,移居德国,我想起她,只是因为卢森堡三个字,她的名字应该比卢森堡大公国还要辉煌。
非洲联合馆很热闹,多数国家的名字都记不住,人头攒动,拉着朋友一起拍了一些照片,算是来过。
从非洲联合馆出来,天空已暗,灯火已起,在亚洲联合馆一,有马尔代夫,东帝汶,吉尔吉斯坦,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蒙古。东帝汶的木雕给我印象深刻,当然在这里最大的快乐,就是在世博护照上敲到了N多个世博章。
天完全黑了下来,灯火已璀璨。
这时,突然想用一短句概括世博:堆起的锦绣山河。
远看沙特馆,很美很美,旁边的印度馆也是。尼泊尔馆造型也很有特色,好像梁朝伟和刘嘉玲就在那里大婚,据说那里的天然之趣让人叹为观止。
夜晚的世博园真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远远地看夜晚的中国馆更美,远远地取景拍下了中国馆,算是少了一些遗憾。
我说:我们回吧,
朋友居然说,太美了,我不想回去。
我很惊异,我知道她被这斑斓的世界震撼了,因为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翁峥一
从5月世博会召开开始就期待着去世博会逛逛,可是一直没有时间,终于在7月的一天我去了世博园。在去世博园之前就听说浦东的世博园区人超多,随便哪里都要排队几个小时,所以我决定这次去主攻浦西。下面介绍三个用不同方式进入参观的且值得推荐的地方。
台北案例馆(排队)
在所有的案例馆中最值得一去的就是台北案例馆,当然要想看好的地方,排队是少不了的。台北案例馆,分三个区,可谓一个比一个精彩。第一个区是一段台北的短片介绍。第二个区是360度的三维环绕荧幕,身处其中让我了解到了台北的衣食住行,很有视觉冲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个区,它的正中央放着一个金字塔形的玻璃柜,观众坐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观看金字塔内立体图像资料,本来我还担心会有视觉盲点,结果发现原来这个玻璃柜可以使坐在各个方向上的观众都可以看到同一个影像,非常神奇。
国家电网馆(预约)
一有风外墙就有波光粼粼的效果,这是国家电网馆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早听说世博园有预约机这么个好东西,我当然不会错过,通过预约券的方式我没有排队进入了国家电网馆,电网馆给我的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它的720度观看视角的“大魔方”置身其中,让我有了穿梭在电网中的感觉,很震撼。
石油馆(vip通道)
一直听说石油馆是浦西最热门的场馆,刚进世博门就听到说要排队6小时,当时还以为听错了,到了石油馆门口看到长龙似的队伍才体会到热门的程度。为了能一睹石油馆的真容,很不好意思的开了个后门(VIP)进入了石油馆。石油馆之所以热门,就是因为它有世博园区唯一的4D电影,所谓的4D就是带着眼镜的3D外加身临其境的动感座椅,20分钟的影片,我感受了黄蜂扑面而来的痛,蛇,鳄鱼从屁股底下游过的恐怖,海水打到脸上的凉爽,无一不让人叫绝。
宋娟娟
穿过辽阔的世界和159年的时光,
暑假期间,亲临世博,感慨颇多。期待百年,从申办到成功举办,一路走来,中国付出了努力,国人付出了艰辛。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上海世博,精彩纷呈。
站在中国馆前,会立刻被中国馆宏伟的外观所吸引,醒目的中国红,别具一格的建筑构思,有着“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无疑是园区内最亮眼的展馆,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你都能看见它矗立园区,显得雄伟而大气,港、澳门馆紧紧依偎。
欧洲展馆区,英国“创意之馆”、瑞士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和谐”、卢森堡的“小也是美”、西班牙馆宛如“万千柳条”、法国的“感性城市”馆、意大利的“人之城”、捷克馆“布拉格幸运浮雕”等展馆汇集了欧洲各地的风情建筑和著名景观,造型完美,主题鲜明,令人难忘。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此次上海世博会会期之长、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影响范围之广大、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会超过奥运会。而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这次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共同的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举办2010年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上海世博会,让我们感到祖国正在日益强大, 上海世博会,让世界看到一个东方巨龙的腾飞。不仅如此, 相信以后, 我们还会承办更多的、广为人知的、世界性的大型会议和活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 了解中国。
孙黎军
上海2010年迎来了世界博览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不但是上海人的光荣亦是全中国人和全世界华人的光荣。
我生长上海,得到了政府发放的世博大礼包。礼包中有世博门票,有到有地图和海宝纪念徽章,还有200元的交通卡。这是上海市政府对上海人民的关心,是极其珍贵的礼物。
我于今年8月9日和爱人同去世博会观看。一进园门,到了安检区,就看到安检人员相当礼貌地带着笑容。
天气很热想来人流应该比较少一点。可是9时出发还是人山人海了,整个世博园区由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一分为二,浦东和浦西。我走的是浦东,浦东又分亚洲欧洲和非洲馆区。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一天只能看到6个馆。看到观看者有条有理排队入场,就联想到千万世博志愿者的辛勤劳动成果。我想,世博会是一块“试金石”使三四十万人有条有理的进场观看。首先想到的是办会的同志花了多少努力和政府领导的心血的成果。能否办好世博会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是块试金石,是体现人民素质的试金石。因为世博会参观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各种民族,不一样的性格。但我没有见到一位观看者因插队和其他原因造成争吵。这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残障人员和老年人的关怀和爱护。
世博会是宣言书。翻开近代中国历史,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到达陕北毛主席总结长征时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49年的北京毛主席在天安门城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宣告了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一次宣播了中国金牌全世界第一超过了当代体育强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又一次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又一次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现在国富民强,向小康生活大踏步迈进了。没有国力、国际上没威信,不可能办这样规模庞大的盛会。
世博会是望远镜,我认为,一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全世界、看到240多个国家的民族风情、能看到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更奇的是每个国家把自己国家内最珍贵的国宝也带来了。如果你不参加世博会,是不可能看到这些宝贝的。我深深感到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幸福。
世博又是一个大学校。在这里可以学到全世界所有学校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整个世博会体现了绿色、低碳和环保。我想到这里,烟瘾上来了,一摸打火机被没收了。我来到了一处休息地,在这里为参观者设置了两台点烟器。我们的世博设计者想得周到,体现了一个“亲”字。竟然还有免费提供的纯净水。看着看着时间也接近傍晚,但是观意正浓。突然各地方和展馆灯火通明,五光十色,我们看到了台湾馆。因此二需要需要预约券才能够派对入场。在此学校里,您会学会文明礼貌,能饱览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十点,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世博园。心中恋恋不舍。
孙琦
我和我的先生是在八月世博园比较热的一天(40.1度),也是人最少的一天光顾园区的。其实说到热真的还过得去。毕竟我们入园坐的是船运,没有人排队,一艘船上最多坐了四五十名游客。进入园区我们选择的都是不排队的案例馆,看了几个,便去了预约好的通用汽车馆。中午的太阳开始毒辣起来,好在我们走的是预约通道,才排了几分钟就到了。汽车馆的理念不错,倡导2030的未来低碳社会里,我们的汽车世界的转变。整个场馆以现代交通问题为切入点,大胆地假设和描绘未来的汽车世界,其命题为20年后的交通。通过影片和真人表演,生动呈现二十年后,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立体交通的美轮美奂的大胆假象。我之所以称其为假象是因为我认为无人驾驶的小型电动汽车未必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成为我们交通的主导。看完电影,其实这几辆车概念车在中国馆就以看到了,原本没有特殊的感觉,但今天看了影片后,忽然觉得与其亲近很多。就像电信馆门口的那两个吉祥物叮叮当当,万科馆门口的小猴子一样,人与事物的感觉必须缘起于对其的亲近。这不由让我想起多年前的变形金刚,美国人企图将模型机器人打入中国市场失败后,便在中央台以几乎赠送的方式播放动画片《变形金刚》,一下子打开了市场,此后游戏风靡一时。但我们的年代在变形金刚游戏中长大,逐渐开始遗忘他时,电影版的《变形金刚》又唤回了童年的记忆和新一代的推崇者。因此,要让某种事物的印象扎根于头脑,必须要让其在生活中,经历中落下痕迹,与自我产生联系的东西才能真正深入人心。下午,天公作美,狂风呼气,一阵阵雨后换来世博园清新的一个下午。我们一路走走看看,从浦西逛到了浦东。幸运的是看到了埃及馆且没排多久队。无论其布置再简单,其展区再狭小,仅凭那几具从千年石堆里挖掘出来的石雕和上面诡异的图形符合,便能将人的注意力捕捉。不像有些场馆,我走马观花地看看,在这里我认认真真地在那为数不多的几行解说里仔细阅读,企图从中探寻那深埋前年的秘密。金色的法老木乃伊面具是从石棺里出来的,下面陪着金色的皇后项链。拍回来的照片,在屏幕上一放,如同死尸般的诡异,难免想到法老的诅咒和金字塔里法老石棺前的诅咒,连忙删去。森森的感觉,神秘好奇多过恐惧,埃及,我梦想的异域之行。埃及旁边几个小国家,相对展馆设计比较一般,可能还是把更多的放在摆放货品上了。离开世博的最后一站是意大利馆,也正因为太晚了,经过精美的意大利餐厅,尽然说还有一个小时闭关,因此不再营业地,欣欣然看着里面还在用餐的人们,莫大的委屈和遗憾。竟然不让我吃,我下次去意大利吃!!!又是辛苦的一天,我们在世博园奋战13小时,世博护照上留下我们一个个印记,更可贵的是,我们曾经的经历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痕迹
王轶康
我们一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游览了神往已久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世界,感受文明、科技。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开阔的眼界、开拓了思维,思想和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启发。
通过安检进入世博会园区后,感觉世博园区气势宏伟,在网上浏览的一轴四馆、形状各异的外国展馆等世博园内著名建筑现在都能一一目睹,心中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中国真是太伟大了,世博园区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们来到欧洲展馆区,英国“创意之馆”、瑞士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和谐”、卢森堡的“小也是美”、西班牙馆宛如“万千柳条”、法国的“感性城市”馆、意大利的“人之城”、捷克馆“布拉格幸运浮雕”等展馆汇集了欧洲各地的风情建筑和著名景观,造型完美,主题鲜明,令人难忘。在非洲联合馆里浓浓的非洲风情扑面而来,大象、长颈鹿、椰子林、非洲鼓、非洲风情街和来自马里的内巴索络乐队,无不洋溢着非洲这块神奇土地的魅力,就我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的已经背离了城市建立的初衷,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生活在车水马龙的骚动中,水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交通的问题等等,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显现,亟需寻觅解决的办法,世博会就为寻找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都可以在这样一个平台里八仙过海个显神通,展示自己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理念;其次是它的发展性,社会要发展,城市要建设,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让城里的人生活得更美好,是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是它的创新意识。整个世博会就是一个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展览。不必说更高深的东西了,仅就每个国家的场馆建筑无不体现了创新的意识。传统观念中的方方平平正正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中国馆的建筑就不必说了,日本馆的建筑外型象个蚕宝宝,西班牙馆的外型别出心裁用无数编制的藤条进行包装,更为奇特的是英国馆外型有无数根射线组成的圆球,每个射线里都包放着一个濒临灭绝的植物品种,用这种方法提醒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其它各国的场馆每一个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的结果,都处处体现了创新的理念。
三是它的高新技术。整个世博会就是一个未来社会高科技发展的集中展现。印象深刻的是声光电的变幻、组合,电子技术广泛应用、计算机程序为人们生活提供的服务等。由此使我想到任何企业、任何事物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要以高科技为核心竞争力。
四是它的管理艺术,整个世博会安保、交通、住宿、用餐等组织管理的井井有条,每天五十多万人的参观者,仅就这一点就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高超艺术。其中园区内的饮水点以及清洁的环境、各种奇花异木让我感触很深。
世博会是浓缩的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也是建筑艺术的万花筒。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去每一个场馆排队参观,但此次世博会的游览给我们的印象是终身的,我手中的相机从来都没有停歇过,我们利用世博会的机会初步了解了离自己最远、最陌生的国家。
向滢
快乐排队,可口可乐——参观可口可乐馆随笔
当用尽全力对着大门吼完“快乐工坊”后,女儿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她终于可以进入可口可乐的魔幻乐园开始一段神奇之旅。而在这之前,我带着她已经在这座红色的房子面前排队足足两小时。和其他场馆的漫长等待不同,快乐,从排队就开始了。
世博园运营至今,可口可乐馆的参观人数已经超过30万人,那天进入世博园浦西片,可口可乐馆前的排队时间已经超过了5小时。我们只好在晚上7点开始排队。没想到的是,从我们排队开始,我们就享受着一段快乐之旅。
我们很难忘记那个长着西方人面孔却说着流利中文,而且还时不时用各地方言搞笑的大男孩。很难忘记三个身着可口可乐服,拿着巨大的可乐扇给游客扇扇子,按摩,玩近景魔术的帅哥。为了将快乐理念的传播,从游客一开始排队开始,可口可乐组织的快乐传播使者团可发挥了巨大的功效。让排队不那么辛苦和枯燥。
在等候区面前还有一个小舞台,舞台旁有一个可乐瓶状的LED屏,这些都是可口可乐馆让游客快乐排队的道具。在排队的两个小时里,我们看了两场精彩的演出,和无数段充满欢乐气息的影像片段,排队的人群有时随着舞台上的带动也一起摆动起来。更为可贵的是,在一片快乐的氛围中,人与人的关系好像一下子亲近了,女儿和两个来自西安的年轻夫妇一下子热络起来,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天南海北地聊得昏天黑地。
的确,人是城市本身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人快乐了才能有更积极地生活。可口可乐的“快乐工坊”通过“迎接快乐、发现快乐、体验快乐、释放快乐、分享快乐”来实现这样的城市理念。这种想法,让游客参观可口可乐馆的时间,从20分钟变成了大于两小时20分钟,排队的时间也成了感受可乐文化的时间。 相对与其他馆区漫长的等待,时不时的争吵,烦躁的心态------成功,无疑已从排队开始了。这似乎也在启发着我,当面临着不可抗拒的困难时,是消极的任人宰割,还是制造快乐,积极生活呢?
20分钟后,我们从快乐工坊走出,手里拿着传说中瞬间结冰的可乐,一脸兴奋。女儿说,下次还要来可口可乐馆,来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
徐慧
世博会开幕四个月了,我终于鼓足勇气去世博会了。
这次参观世博会最大的感受是庞大和丰富、辛苦和收获并存着。
每进一个国家的场馆,就能亲身感受到那个国家特有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和生活氛围。而且国不分大小、强弱,都有他们自己国家的尊严。在非洲联合馆中有许多小馆,那里我们看不到很多的展品和许多的演出,只有寥寥几幅画片和传统文化、地理资源的文字说明,但坐在出口处为参观者盖印章的黑人男女,那严肃的神情让人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并不因为自己来自小国、穷国而鄙夷自己,他们是在为自己国家的尊严而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在新西兰国家馆参观时,讲解员讲到:“我们新西兰是一个历史不到二百多年的小国”时,丝毫未感到有什么丢人的,相反,她说:“我们能到上海世博会来和你们这个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平等交流、互通有无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在展馆的空地摆上贸易洽谈的桌椅,欢迎大家前来交流。世博会体现出的“世界应是平等的,互尊的”确是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
每天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几十万参观者,怀着了解世界的愿望进入世博园区,看一看别的国家和人民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应当说不同国家的多姿多彩的内容形式和生动别样的思想精神,让人们不断地反思自己国家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从美国馆演示的影像,告诉大家什么是“美国精神”---友爱、理解、互助和创新,到西班牙馆影像,告诉大家什么是西班牙的精髓---不屈的斗牛士精神和伟大的抽象画大师毕加索精神。从澳大利亚馆影像,告诉我们移民社会带来的多种族文明的变迁和融合,到泰国馆影像,告诉我们宗教社会特有的社会风尚和礼节。世博会告诉我们的“世界应该是相互理解的,沟通的”确实不是虚假而是真真切切的。
在我们了解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观察和注视我们,诚然我们的许多参观者表现了对各国展馆和人民的热忱和友谊,主动和外国的朋友们打招呼、握手和合影表示感谢。但在许多方面也给别人留下了非常丑陋的一面。广场上随手乱扔东西,小孩随地便溺和随处四仰八叉的倒地就睡,种种背离文明形象的现象随时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让世界看轻了我们。
离开世博会园区的时候,夜幕开始降临。我不禁又尝试着问自己,世博会意味着什么?是财富?是热闹?是面子?抑或是强盛的标志?我想世博会是人类文明足迹的展示,也是人类建设自己家园成就的汇报。与此同时世博会也包含了人类对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担忧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人性的强烈要求和大声呼吁。而这点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恰恰显得尤为紧迫和突出。
徐明清
流火的七月,有幸游览了著名的世博园区。上海世博会开园四个多月了。要问世博园里最能“抓人”的风景是什么,相信多数人一定会说是每个展馆周围绵延不绝、迂回曲折的“长蛇阵”。因为这些“长蛇阵”,许多去过或者了解过世博会的人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不去世博会后悔,去了世博会更后悔。各种“肉搏会”,“人博会","排队会"等等昵称也接踵而至。
本来我还不相信,心想哪有那么夸张。13号线马当路入口的安检处,我还特意留意了下人流,一点都没有我想象中来得汹涌。谁知道,一到园区,眼前所见真的令我感到震撼。每个展馆前都有数排白色的金属栅栏,组成一条狭窄通道,排队等候参观的人群在引导员的指引下,沿着这些通道慢慢地向前挪动。走到头,就好像到了马拉松比赛的“折返点”,白色栅栏又会指引你拐到相反的方向。于是,你继续在“长蛇阵”中缓缓前行。如此往复,一般要经过四到五个“折返点”,才能到达展馆的入口处。头顶是烈日炎炎,周围是长时间排队身上散发阵阵汗味的人群,连手上唯一的冰水也在高温的催化下瞬间变成常温。但即便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参观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着。
我不禁思索,是什么让人们不畏炎热,仍然义无反顾地排队呢?
首先,世博本身的魅力毋庸置疑。场馆本身是建筑艺术的比拼,场馆里面的展示内容则体现的是每个国家的综合势力。每进到一个场馆,你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震撼、浪漫、生命的顽强、生活的可爱、风景的优美、科技的发达与落后……都是你进到相关场馆后的感受。通过这些感受,不出国门,我们就可以去感知这些国家生活是否美好、经济是否发达、人民是否幸福。
其次,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有效缓解“长蛇阵”的压力。每个展馆前都搭起了遮阳棚,凉棚里安装了电风扇和喷雾设备,给人带来一丝丝清凉。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不知疲倦地维持秩序,真可谓是声嘶力竭。一些展馆还派出工作人员装扮成小丑和卡通造型,给队伍里的人们送去几分欢笑。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主办方甚至还派出武警到一些热门展馆的队列里值勤。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手机在世博官网上查询实时的排队讯息,对热门场馆的排队时间心中有数,从而能够更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参观线路。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参观者本身的排队意识。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多是靠聊天打发时间,有的甚至席地打起了扑克;小情侣们则是手捧相机,利用排队时间赶紧欣赏下前一个展馆的杰作,看到精彩之处,咬耳小声讨论几句,温馨之感无不流露在他们的笑脸中;落单的游客也不闲着,放眼望去,几乎人人手中有着一样甚至是几样排队道具:书,psp,MP3,手机,ipad……这些场景的和谐与燥热的天气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反差。
世博会排队的确苦,尤其是想看精彩的展馆,更需要耐心与体力。但大家都明白,排队是暂时的,世博会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却是永久的。
其实,对那些因为害怕排队,想去又正在犹豫的人们来说,不妨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排队也许有助于你未来的幸福:
“研究表明,人们在相遇后的头三秒内就会决定与对方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当你在上海世博会排队的时候,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邂逅浪漫。你在排队等候的时候会希望找到浪漫吗?”
徐莹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鲜明主题。城市化,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可是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工作和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以及梦想工作和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也许都或多或少有所疑问。从2002年获得世博会的举办权以来,上海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大改造运动,工地满城、尘土飞扬、交通拥堵的日子,持续了将近8年的时间 。可就在这8年的时间里,人们不知不觉地发现,交通方便了: 2号线延伸了,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先后开通了,中环、新建路隧道、人民路隧道也通车了,上班可以坐地铁了,开车不再拥堵不堪了;环境优美了:老旧的楼房刷新了,平改坡了,路边的垃圾不见了,花草增多了……上海,用8年的实践,生动的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也使每个上海市民完成了对世博主题由疑惑到坚信的思想转变。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世博会是超越了国家、民族、宗教界限的人类文明的盛会,是人类迈向和平与进步的阶梯。在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欢聚一堂。不论人们来自哪个国家,属于哪个民族,源于何种文化或宗教,面对世博会上人类共有的智慧成果和科技进步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各国人民之间长期以来追求和平与合作的梦想,不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与沟通的么!是的,当你游走在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园里,你会发现,2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展览,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来了;发展中如国家古巴、越南、毛里求斯、乌干达也来了;台湾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来了,朝鲜和韩国来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来了,甚至连海盗猖獗的海地也来了……;当你参观于某个国家馆时,你会发现,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说汉语的、英语的、法语的、德语的、阿拉伯语的等等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此刻都摒弃了分歧与隔阂、忘记了冲突与战争,都沉浸于同一个环境,欣赏着同一个展品,品味着同样的风味,迸发出同样的欢笑!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响亮的格言,蕴含着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理解。世博会是科技成果的收藏者和展示者,更是文明演进的承载者和推动者。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上升的螺旋。回首150多年的世博史,“进步、创新和交流”的主旨从来不曾动摇,而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一步步进入更高的境界。当严酷的竞争敲碎了和平,当过度的欲望伤害了环境,当对自然的“征服”遭遇到惩罚,人类开始了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人类需要怎样的“创新”?世界需要怎样的“进步”?曾经在早期世博会激情展示为“进步”的某些生产方式,因伤害环境而迅速沦为“落后”;曾经被一些国家推崇为“美好”的生活方式,因虚耗能源而被质疑否定。从“科学、文明和人性”到“通过理解走向和平”,从“无污染的进步”到“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世博会不断变化的主题,直面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与困境。重审几代人顶礼膜拜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世博会关于“进步”的理念被植入“可持续发展”的“芯片”。从此,世博会不时担当起人类文明的“思想者”,站在技术巨人的肩上,关注和平、环境和人类的未来,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选择在上海探讨这样一个主题,贴切而适时。当人类历史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从上海世博会出发,人们即将展开的这一轮探寻,将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提供宝贵的镜鉴。英国的伦敦案例馆、德国的汉堡案例馆、加拿大的温哥华案例馆、沙特的麦加案例馆、西班牙的马德里案例馆、中国上海的沪上生态家案例等等,上海世博会创设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55个不同国家的城市代表性案例,不就是上海世博会为人类探讨未来城市发展所提供解决方案的生动展示么!
“世界就在你的身边,未来就在你的眼前!”,这是一名普通市民参观世博会后的第一感觉,也是最深的体会。人们都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章,更将是人类多元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
薛蓓
从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持续了百余年的世博之梦终于实现了,中国成为首个承办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世博会成为继北京奥运后每个中国人都关注的话题。身在上海,我更是深刻体会到了为了迎接世博,这个城市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
进入世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中国国家馆,那大气磅礴的中国红,醒目、迷人,让人一眼就体验到中国的特色文化。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德国馆、泰国馆等。德国馆展示了人性化的生活用品、富含高科技的先进模拟器,现代环保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可以令人开阔思路的物品。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充分体会了德国志愿者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的美好品德。泰国馆可以说是给我们最大惊喜的地方,惊喜在于意外,在泰国馆,我们充分感受了视觉的冲击和灵魂的尖叫,此起彼伏的惊叫声让我们回归本性,释放长久以来因为工作和生活所积攒的压力。
在石油馆,观看了4D影视让你感到画面里的一切你伸手就可以触摸,从石油的由来和人类没有石油后的后果。
回想一天过程,虽然很累,但我还是觉得非常地值得,因为这场人类的盛宴让我了解了人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为共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努力,这一场世博会让我受益匪浅,每个人都应该去体验一下这场盛会。
杨凯
热,走在世博会的大道上,我深切地体会到
热,这队伍,人挨人,人挤人。一阵阵水雾从顶棚喷出,一个个大电扇来回扫动,带来了一丝丝清凉。可是,几个“矫健”的身姿从栏杆上一跃而入,还肆无忌惮地大声呼朋唤友实在是……。
虽然天气热,我还是被“冷”了一回。加拿大馆有一个小互动:如果跟着工作人员唱一首英文歌曲(加拿大国歌?),就可以得到一支迷你型的加拿大国旗。从大太阳下走进馆,我觉得终于有了一丝凉意。可是,看见几头“恐龙”眼巴巴地围着一个外国帅哥,还跟在后面咿咿呀呀地在唱着什么;旁边,一个中年中国男子手里捧着一大把“枫叶”——加拿大国旗,很温顺地盯着这位外国帅哥。还好,我的IQ还行,不会误会这两人是什么“背背山”,估计也就是帅哥的那只毛手一挥,中年男子就会立马送上一片“枫叶”。此情此景,令我不禁联想到某些宠物……,不由得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好冷!
回头想想,世界是平衡的,有热就有冷。我冷,说不定,人家正热啊!
朱美霞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这两天真正体会到了”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的滋味.但天再热,也挡不住大家参观世博的热情,我也是如此.
其一,非洲馆像个大家庭.这里有43个参展方自发组织起来,每个场馆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家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从活动形式到活动细节,集体协商,群策群力, 情同一家.为了这次世博会,无不动足了脑筋、想尽办法,处处展现各参展国、地区的风貌,又反映非洲的特点,让我们参观者对这些陌生、遥远的国度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和一些感性的认识,.
其二,非洲馆不用排队.这和一些一排就是4、5个小时或7、8个小时的场馆比起来,就更受参观者的青睐.到了这里,看不到九曲十八弯的长龙队和密密匝匝的人群,每个参观者来了就能进馆(它设有东、南、北三个进口),里面宽敞大方,秩序井然,有驻足浏览的、拍照留念的、小声交谈的,紧紧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迄今为止,它已经超过了1000万观众,这说明它设计合理、组织有方.
其三,非洲馆极具特色.大型的人头木雕、逼真的住家草房、奇特的工艺礼品,都是国内罕见的,让参观者大开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更让人喝彩的是非洲的舞蹈艺术,又南非的《MAGOGO公主》剧,有乍得的“星之舞蹈团”,还有赤道几内亚的塞巴民族舞蹈团的演出,他们风格迥异又各具特色,载歌载舞,热情洋溢,让观众既了解了地域文化又了解了风土人情。
这次参观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