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心身疾病的防治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26

心身疾病的防治
应激:在面对突然的刺激,人产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诱因所引起的躯体疾病。

导致心身疾病的因素:
1. 心理方面的刺激因素在身体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如:家长亲人接连不断的生病住院。
2. 个体能察觉到却无力改变的情绪兴奋状态。如:高考前几天,大脑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晚上难以入眠。
3. 刺激因素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是长期、持久的。如:住家周围是一座机场,每天飞机起降的隆隆声不绝于耳。
4. 由遗传或早期创伤经验所造成的机体性损伤。如:因某种原因害怕上学的孩子,在紧张心理作用下,便会感觉胃不舒服,妈妈心疼孩子不让气流在家中不上学,于是到了成年期,继续保持在紧张状态下无意识的胃痛。
5. 人格主张对别人的挑衅行为应予以报复的人,属“过分性反应型”的人格,这些人易得冠心病、慢性关节炎和胃溃疡;对别人的挑衅意识不到恐惧和气愤的人,属“欠缺性反应型”人格,医德皮炎、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对别人的挑衅能意识到恐惧和气愤,但很少表现出来的人,属“抑制性反应型”人格,易得哮喘、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周期性偏头痛。

几种典型的心身病
1. 溃疡
溃疡包括胃溃疡和肠溃疡。10%的人在其一生中得过溃疡症,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两三倍。溃疡病患者病前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如愤怒、焦虑、过度劳累以及精神创伤等,此外,溃疡病人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常常在依赖感与独立性之间抗争。溃疡病患者从小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希望得到保护和关怀,然而过分的依赖需要又使他们感到内疚和自卑,期望独立,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宁愿承受巨大的压力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内心深处却依然渴望得到保护。溃疡病的发作,可以使他们摆脱这种紧张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治疗,溃疡并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2. 支气管哮喘
约有50%的患者是小于12岁的儿童。哮喘最明显的症状是持续不停的咳嗽,尤其是晚上或运动之后,咳嗽症状加剧。
哮喘的诱因有很多,包括对空气中各种物质(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的过敏反应;细菌、病毒等呼吸道反复感染;家族遗传,除此之外,各类心理因素具有加重病情的作用。许多儿童的哮喘发作于对母亲的强烈以来有关。当儿童作了一件让母亲生气的事情,面临着母亲的离去时,哮喘就会发作,因为他认为只有自己生病了,才会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而母亲的关怀反过来强化了儿童的哮喘行为。
3. 头痛
头痛可能有生理的原因,如感冒、消化不良、脑肿瘤等原因引起头痛,大多数的头痛症却冤狱心理的因素,因害怕考试而感觉头痛,因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头痛。
最难以忍受的是周期性偏头痛,发作时患者往往四肢冰冷、头晕恶心、坐卧不安、痛苦不堪。有人认为周期性偏头痛是患者长期心理冲突的结果。偏头痛患者大多办事认真,每一件事情都要求做得尽善尽美,他们总是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如果目标达不到,便感受到挫折感,开始发病。
4. 冠心病
冠心病育种风、癌症一起并称为我国三大死亡疾病。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事件累积、遗传、劳累等因素的作用外,个体的人格模式是刀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易发冠心病的人格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极高的竞争趋力和不断紧迫的时间观念,表现为好胜心强,为了取胜不惜与时间赛跑。对他们而言,任何休闲自在的活动都是无法忍受的。由于长期处在快节奏和高压紧张的状况下,人体内部的生理平衡受到影响,为了维持人体平衡,就需要做出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病发。
应对方法:
一. 消除来自各方面的应激源
1。改善个体的生活环境。
2。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减低生活事件的影响力。
二. 提高自我的应对能力。
1。寻求社会的支持。大量的研究表明,在高压的情景下,得到亲友较多的支持,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加健康。对学生来说,当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找同学聊天,或者告诉父母亲,当个人遇到不幸不妨大胆寻求社会公众的帮助。
2.提高实际应付能力。
在遇到压力时的“解救烧愁”或找“出气桶”的行为,虽解一时之气,却于事无补。而阿q式的自我安慰,或升华作用则有利于压力的化解。
3.善于放松自我。
(请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