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教研组总结
新课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务实、有效的教研工作,尤其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研工作。眼下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伴随着夏趣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在
一、规范行为,提升师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云“己立才能立人”,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立人之本。本学期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深入学习,提高了我组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强化了服务意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真诚的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培育桃李新人,这是我组教师的共同追求。我们理化老师常年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工作量与工作压力都非常大。每天五点半后经常可以看见我们为学生上课与辅导的忙碌身影。今年4月,
二、弄潮课改,与新课程同成长。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的一轮课改如火如荼,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焕发出新的生命。我们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以人为本,双基训练和智能培养并重,张扬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全体教师严格执行教学的五环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通过“随堂课”、“公开课”等提高各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学期加强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管理,使各备课组内部集体备课形成习惯、形成制度。促进了同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促进了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要求实行统一课题、统一时间、全体参与,力求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本学期
课堂教学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
在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新的课堂,教师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由于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而且没有过多的“旧框框”的约束,他们有着探索未知领域的激情和勇气。虚心学习老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经过个人的内心体验,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孙黎军与徐荣两位年轻人积极参与区专家指导团的活动。两位教师的工作量都很大,徐荣老师任教初二四个班的教学任务,今年还担任了预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以及科学课工作。孙黎军老师任教初三两个毕业班的同时,还要跨头初二物理的教学。但两位年轻人丝毫没有怨言,积极投身于工作,每次专家指导团的活动都不拉下。他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分别开设了《重力》、《滑动变阻器》作为区公开课受到了其他学校老师的好评。在工作之余,他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配合学校科技组参与了机器人比赛,指导学生设计程序,在区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虽然很累,但是通过这些锻炼机会,大大地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期,相信他们很快能脱颖而出。
三、教育科研,喜传佳音。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全组教师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研讨《新课标》,领会课标精髓,了解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验,主动思考,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和课后反思,注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研氛围浓厚。本学期由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理化生 郑伟君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