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管理,明确行为规范教育的目标
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引导孩子学会做人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规范的日常行为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学校建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行政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科技、艺术总指导、心理老师、卫生老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全体教师参与的德育组织机构及德育网络。学校领导小组将定期开展研讨,积极开展各类调研,分析学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对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提供各种信息和实施意见,在实施过程中提炼出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操作方案,并且以此为突破口,深化德育科研,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几年来,我校在行为规范教育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上海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标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尤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与方法研究,具有“学习—参与—实践—感悟”交互推进的行为规范教育的特色,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形成以“加强对学生的基本道德法规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的训练”为核心,使他们能够通过独立自主地、身心愉悦地探求和体验,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基础扎实、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初中学生,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制度建设,保障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效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校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依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逐步完善基础制度,旨在加强学生基础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健全而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如:“田林三中学生须知”、“田林三中校纪细则”、“田林三中奖惩细则”、“田林三中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先进集体评选条件细则”、“校值勤、年级组值勤岗位职责及要求”、“校值勤检查评价制度”、“田林三中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工作职责”等几十项,完善的制度促进了管理,形成了有章可依的德育管理机制。侧重细化各条块的具体操作程序与内容,从学生进校的礼仪、校服、环境卫生、两操、用餐要求、集会纪律、课外活动纪律,到课堂纪律、课间休息、学习规范、考试规则等,使学生的行为有准则、训练有目标,使各方面工作更趋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把行为规范当作一面镜子,实行“一日五检查、一日一反馈、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表彰”。建立和完善班集体和个人激励评价机制, “流动红旗班”、“每月一星”、“全能星”等在行规教育中起到树形象、立榜样的作用。
三、师德垂范,打造行为规范教育的队伍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师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一直狠抓教师的行为规范,要求老师们要以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树立意识,讲究教育方法,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每位教师在行为规范上成为学生的示范员,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的隐性教育,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十分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挖掘教师身上闪光点,发扬先进是工作重点。我校创建“师德楷模评选”工作平台,以“培养敬业精神,塑造师德风范,掌握教育规律,提高育人水平”为宗旨。评选注重过程,经历“学习教育、对照反思、推荐评选、总结表彰”四个阶段 ,通过表彰师德优秀的教师,发扬先进,增强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和荣誉感。(一)学习教育。适时对教师作有关教育背景、法规政策以及德育信息的辅导讲座,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制订《田林三中教师师德规范》,发动全体教职工,组织全员值勤,做到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二)对照反思。(1)以案例总结经验教训,由点到面形成辐射。(2)以科研指导实践活动,由表及里探求规律。(三)推荐评选。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学生推荐:让教师了解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家长推荐:促进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互评:注重挖掘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在讨论中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候选人”在教工大会上,候选人以“我的师德观”为题,谈自己对师德理论的认识。(四)总结表彰。在“师德楷模候选人”的基础上推选出“师德楷模”。请青年教师通过采访候选人本人或周围的同事,整理出他们的事迹材料。以版面的形式展出,以及拍成电视专辑进行宣传。对“楷模”是一种激励,对青年教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楷模”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有的在班主任会上交流经验,有的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带教,有的承担了区级公开课),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使我校倡导的“敬业精神、科学态度、一流业绩、和谐团队”相统一的先进师德观得到了老师们进一步认同和发扬。
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重点。选择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我们从制度入手,通过了《田林三中班主任工作常规》、《田林三中班级管理要求》、《田林三中班主任考核细则》,建立了班主任两周一次例会、带教和培训、考核、奖励等制度,《班主任工作手册》从班级现状分析、工作思路及侧重点开始,每周记录工作随笔,内容包括班干部会议、主题教育、活动记录。同时记录问题学生教育及反思对策、偶发事件处理的情况。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适时批阅研讨。注重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邀请专家来校辅导“如何写好教育案例”。班主任分别根据自己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经历,就如何选配班干部、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如何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怎样与家长沟通、怎样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等方面,总结出了各自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形成案例,开展论坛交流。从教育观到实际操作,从具体实施到提升研究,集体的力量带领着大家共同进步,我们的班主任队伍也日趋成熟、优化。
四、多方整合,丰富行为规范教育的内涵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涉及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整合”二字上做好文章,才能体现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效。
(一)行为规范教育与学校特色相结合
(1)与读书活动相结合
我校是上海市读书活动特色校,每一学期学校组织的读书导读、讲座、演讲等活动促进了全体学生对“读好书,做真人”的追求,不论是古诗词的吟诵;世界名著的阅读点评还是人物传记的赏析,都丰实了同学们的文化底蕴,陶冶了情操。同学们那一篇篇精彩的感悟篇,汇编了一本本高质量的“春雨校刊”和“书海拾贝”集,手捧文稿,品味真情,尽管文笔稚嫩,但可阅读到同学们爱憎分明的情感,感受到他们是非判断能力,更可领悟到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生命的理解和把握。我校的读书活动除了在校内对全体学生开展系列活动外,对于参加校春雨文学社的骨干学生,带领他们走出校门:去百草园中寻找乐趣;在万人坑前洒下热泪;在陈云纪念馆前牢记重托;在烟雨楼前感受神圣……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2)与科技教育相结合
作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校,学校除了让更多有科技特长的学生在作品制作、获奖时享受自信和荣誉外,还专门成立了多个科技兴趣小组,指导他们在资源的短缺保护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创新发明。在同学们获奖的感言中,除了提到“兴趣、努力”外,而更多的则是体会到“环境关心与社会责任”。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航天部、环科院等单位开展文明共建。共建单位领导多次为学生们作航天事业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等讲座,并开设了实物展览。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崇尚科学就是体现在科学地认识自然,了解周围世界,尊重科学规律,把握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实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的良好的教育氛围。我们以“温馨教室、和谐校园”为主题,强化学校“三风”(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建设。
我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行为规范教育环境。每班设有光荣榜、墙报、班级公约等,向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走廊悬挂名人画像、师生书画、班级师生合影以及激励的话语,学校橱窗每月更换主题,让橱窗说话、让墙壁说话。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人文气息,同学之间更加团结友爱。
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秀品质,让身边的榜样与模范影响自己,感染自己,使同学们在体验和良好氛围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取得良好成效。我校每学期开展“每月校级、班级明星”及“学期五星奖”评选表彰活动;以挖掘人物精神品质为题材的主题班队会;“模范”学生事迹材料宣传与版面展示;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深深感受着身边同学的优秀品质,实践证明榜样的辐射作用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源!
每学期精心策划校园“三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体现五大主题“和平”、“爱国”、“民主”、“多元”、“和谐”。 文化节的三项活动:“感受文化 感受中国”(中美学生交流)、 “语言之魅 哲史之力”(学生活动专场展示)、“走向世博 感悟文化”(表彰及文艺汇演)。科技节的“知识守护生命 科技放飞理想”。体育节的“健康成长 欢乐校园”。我们让活动生动活泼又富含哲理真谛,既娱乐身心又培养情感,同时我们把行为规范教育的评估结合到其中,在特定的环境中考察学生的基础道德真实水平,注重校园节日的道德元素,提升校园节日的人文内涵。
良好而浓郁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凝聚力,是学校发展的旗帜,在我们师生的心理上和感情上产生共鸣,能够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群体意识,也能在各自的行为上产生规范的作用。
(三)行为规范教育与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
构建好“社区、家庭、学校”与“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课任老师”的横向与纵向德育网络体系,努力营造德育工作全员化参与、全过程渗透的氛围,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德育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学校注重学生的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配合中达到有效性。社区作为社会一部分,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社区的文化建设以及将社区与学校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推动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年来,学校重视依托街道社区,通过每学期一次的“社区联谊会”,与居委干部共同切磋良好的校园文化及小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建设;通过寒暑假学生干部下居委挂职锻炼、师生活动进社区等,融合了学校与社区的育人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丰富了学生们的假期生活;此外,学校还航天部、田林居委等多部门签订文明共建单位,充分利用了街道、社区的德育资源。
家庭是培养学生素质的第一环节,因此,我校重视开办“家长学校”以帮助家长提高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我校的家长学校从开学典礼→系列辅导讲座→优秀学员表彰及经验交流→家委会成立及结业典礼等非常规范,我们每学期都请家庭教育教授、专家授课,系列讲座都是精心设计,深受家长喜欢,确实指点着家长的育人方法,针对在学生的评价上,生活的方式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健康心理等内容,如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乐善耀的《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崔青松的《家庭幸福的源泉——成功的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心理调整》等。成立家长讲师团,家长积极报名,现有八位成员,为学生作科普讲座、青春期视力保护讲座等内容。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大型活动,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总之,由于重视学校、家庭、社区的互动配合,重视德育工作的全员参与,完善育人机制与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与实践中规范行为,不断地提高道德素养。
五、自主实践,注重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化
在常规管理与教育中,我校特别注重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教育。因为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的管理,应当善于将学生培养成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为此几年来,我校不断推出并完善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些措施:
1、学生自主约束。我校现较完善地建立了学生三级自主管理机构。这三级是:校级、年级、班级。班级管理中形成了以班干部、课代表为龙头,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的“值日班长制”;在年级日常管理中,实施“年级各班值周制”、年级小干部值日制管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实施“全校各班值周制”,校级干部值日制管理模式,通过各层级学生的管理,学校日常管理达到时时、事事有人管的格局。凡轮到值勤的小干部们认真做好“进校礼仪、午自修、收作业、两分钟预备铃、卫生、两操、文明休息”等项目的检查、小结、反馈。“一日三检查、一日一公布、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表彰”已成为我校常规管理机制之一,而在这机制运行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
2、学生自主教育。在思想教育内容上,不但有学校有关部门、组室制定教育主题的做法,而且让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对策,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现状,老师只是起引导、点拨配合作用,这种教育是学生迫切想开展的,因此效果良好。例如:学生倡议开展《文明行路》、《节约纸张》、《不浪费粮食》、《爱心义卖》的主题活动,从倡议书的发放、国旗下演讲、实践活动、反馈表彰等一系列活动,在全校有声有色开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管理小组成立志愿者队伍,在学校的帮助下,自行联系社区、居委和相关单位,开展活动。如有的参与学校管理、有参加公益活动、献爱心活动、迎世博志愿者小队,劝导路人文明行路和维护公共绿地清洁卫生。与此同时,同学们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学生自主激励。学校专门辟出一块橱窗作为好人好事宣传栏,每周五的红领巾广播主要内容是宣传表彰校内好人好事的“田三新闻”,新闻的收集、编辑、广播等全由小记者团发起开展,好人好事不断宣传、版面展示、校刊《起航》印发,浓厚了校园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这种没有说教的“自主激励”成了学生规范行为的有力鞭策,校内违纪学生少了,爱护公物、保洁校园、关心他人的同学在悄悄地涌现……。
总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将学生推上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舞台,老师们通过暂时的“隐退”而张扬了学生的主体性,“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摆脱监护,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在能动的活动与实践中走向自律,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
六、执着基础,抬高行为规范教育的底部
在特殊生帮教工作方面,学校政教处(特别是未保老师),对于特殊学生能坚持做到“期初、期中、期末”三摸底工作,认真做好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已把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几年来学校一直开展党团员结对帮教活动,通过党团员和结对特殊生的定期谈话,寒暑假定量家访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着学校特殊生的转化工作。
平时学校及时与有关居委联系,关心学生在社会和家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建立了良好的警校联系制度。
总之,学校积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必要时做到与街道未保办的及时联系),针对学生及其家庭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妥做好了特殊生的预控工作。几年来,学校无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
七、我校行为规范教育的特色和实效
(一)分层落实德育目标。我校在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团结 勤奋 求实 进取”教育传统,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中学生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我们在制订德育目标时,既考虑德育目标的整体性、一贯性,又要做到德育内容的渐进性和层次性。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德育目标细化分层,落实到各个年级,做到目标“近、小、实”,确保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六年级:校园规范勤实践;七年级:青春心路明事理;八年级:自主自律知荣辱;九年级:健全人格求发展;使得目标更清晰,更具操作性,逐级目标形成坡度递进而又相互关联,形成本校行为规范教育的特色,围绕着每一阶段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设置校本课程、选修课、拓展课和活动课。
(二)委托管理示范辐射。自2005年以来,在市教委、区教育局牵头下,我校委托管理金山吕巷中学。双方的领导班子,注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与方法研究。我校开展德育系列展示活动:“知识守护生命 科技放飞理想”,学科德育整合中有效性教学的研讨。开展德育论坛交流会:“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等活动,以项目带动委托管理的工作,从班风建设、活动组织、常规管理、思想教育、问题学生的转化等多个方面和角度介绍了我们老师的新理念、新做法,让吕巷中学老师和与会的教师受益匪浅。每一次的展示和交流都是一次经验传接、方法传递的过程,每年我校都有校长和多位教师前往吕巷中学支教,使得两校同进共赢,08年2月吕巷中学被评为四星级行为规范校。
(三)育德为先成绩显著。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德为先”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基本道德行为的教育和训练摆在各项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原有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中,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赋予更深的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旨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文化内涵,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各项日常行为规范取得成效,学校的声誉日益提升,我校成为家长和学生理想中的公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