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14

和谐之美

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图片:08奥运会活字印刷术。

提问:为何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重大的一个场合上要呈现三种古今不同的“和”字。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气势宏大、波澜壮阔、典雅堂皇、秀美华丽,凸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辉煌的文明史迹,绽放出璀璨的人文之花。一个字荏苒千年,发展变化,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历史悠久,传统优良。

在击缶场景中,2008名乐手,一边击缶,一边就高声吟诵着几千年前孔子写在《论语》中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对远道而来的世界各国朋友的真挚欢迎。随后,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执竹简漫漫歌颂,缓缓步入场地,孔子经典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响彻全场,展示出中华民族包容广大的胸怀。

和谐,也是我们党在02年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治国方略和理论创新。 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社会和谐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219中央党校的谈话中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每个社会的价值观有一个传承的过程,当前我们提出和谐社会,其蕴藏的内涵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文化。和谐问题自古就是各个学派所讨论探索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传统文化,来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化对和谐思想的理解。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1.天人合一:生态和谐思想 .

 “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人与自然要内在统一与和谐友爱。

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者,而是万物中的一种;进一步说,万物如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这就是宋儒张载所说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他人是我的兄弟,万物是我的同类。儒家主张,对于自己的父母要敬爱,对于自己的兄弟要友爱;同样,对于自然也要敬爱,对于万物也要友爱。一句话,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万物,都要讲“仁爱”。所以孔子讲“仁者爱人”、“成己成物”,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要扩展“仁爱”,要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友爱。

      儒家重“人道”,由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而感悟到敬畏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走的是一条“人→自然”的路线。道家重“天道”,直接把自然规律看成是最高法则,走的是一条“自然→人”的路线。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本身就是和谐的,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

 

        无论是儒家“人→自然”的“仁民爱物”的路线,还是道家“自然→人”的“道法自然”的路线,都主张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向自然索取,更反对破坏、蹂躏、糟蹋自然。根据这一思想,古人对保护生态有着详细的规定和丰富的实践。《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即在大禹时期就规定人们不能入山林砍伐刚开始复苏生长的树木。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大网横断河水捕鱼,不射猎夜间归宿的飞禽。有个成语,叫“网开一面”,就是说古人打猎围场时只围三面而留出一面,以供部分禽兽逃跑,避免把禽兽赶尽杀绝;古人还规定不能捕杀怀孕的母兽和幼小的禽兽。宋代的周敦颐,甚至不忍割除窗前疯长的绿草,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发挥得淋淋尽致。除保护生态外,古人还注重绿化环境,避免环境污染。比如,周朝时期就规定修建道路必须要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清末的左宗棠新疆平乱时,还不忘记在新开辟的道路上种植树木。再比如,宋明时期的大城市,对于居民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清扫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专门的监督人员。

 

      2.王道仁政:政治和谐思想

 

        “王道”的根本在于以德治国与实行仁政,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 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仁政”的根本在于孟子所说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强调当政者要有“仁心”,即爱人之心,要以民为本、爱民如子、关心民瘼、与民同乐。

        “王道”和“仁政”的核心在于“德”,即孔子所说的“以德服人”。但是,必须知道的是,“德”首先的和最重要的是“君子”(从政者、当权者、在位者)自身要有道德,亦即要有良心、良知,要对社会与百姓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而不是单向的对社会和百姓道德水准的要求。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上必偃。”只要从政者有“德”,百姓必然会受到感化与影响,从而“归之如流水,响之如行云”,保证社会稳定与政治和谐,即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以,“王道”和“仁政”要求从政者自己首先要修身养性、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孔子强调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意思。

 

 

 

 

    3.富之教之:经济和谐思想

    财富的不断增长是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而财富的合理分配则是一个社会得以保持稳定与实现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社会和谐既关乎财富的持续增长,更关乎财富的合理分配。

 

        儒家首先是主张富民,即发展生产,以用来满足民众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孔子认为对百姓要“先富后教”,法家的管子也提出:“仓廪(lin)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

    财富的总量和财富的增长是有限度的。有限的财富如何在一定的人群内分配,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大难题。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不均两极分化,这个社会就已经到了动荡乃至崩溃的边缘。

    如何做到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呢?古人提出的方案大体有三点:第一,儒家和道家都提出“损有余以补不足”,即通过政府来适当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第二,儒家特别强调各种社会精英,如官员、富商、士绅等要本着仁爱之心,通过举办各种慈善和义举等社会福利事业来帮助和救济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第三,在物质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儒家和道家都主张节制消费和欲望,即以勤俭为美德。所以老子说:“吾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也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子则直接主张“节用”、“节葬”。

(北宋王安石变法资料: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1076年)的8年内,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陆续实行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变法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地主阶级的下层和自耕农民从事生产的条件获得一些保证。贫苦农民从新法中得到好处则很有限。虽然如此,王安石的变法总归多少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稳定了北宋的统治。封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当时朝廷内外的仓库所积存的钱粟无不充衍。)

(明朝张居正改革:明朝中期面临着政治危机,明神宗时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在经济方面,丈量土地,清查豪强地主的隐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改善了明政府的财政状况。)

 

4.一统多元:文化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统性和多元性,一统性即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和主导,多元性即包容有儒、道、道、墨、法、名、阴阳等各家文化,以及后来的佛教文化等。在一统性和多元性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和平衡,就能达到文化上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一统性的原因在于《左传》上说的“国于天地,有与立焉”,即一个国家若想保持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有一个主导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为立国的根基,否则各种文化和思潮等量齐观、各执己见、纷争不息,有可能危及整个社会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的统一性,进而导致意见分歧和社会动荡。

     治国思想: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5.风俗敦睦:人际和谐思想

老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相容相生,追求以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大同社会。老子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

儒家提出了著名的德治、仁政、礼教政治主张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以“仁爱”为根本原则,实施途径有两条: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想得到的东西,也要让他人做或得到;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不想得到的东西,不能强行施加给他人。在此基础上,儒家突出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人情味的伦理道德观点,比如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比如我们常说的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互助、朋友有信、团结友爱等。儒家把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加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使之成为严密的、可操作的“礼”,比如《周礼》、《礼记》、《仪礼》和《朱子家礼》等。 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其重点在于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

墨家着重兼爱天下,废除一切等级亲疏关系,建设绝对平等的社会。墨家的兼爱、交利思想均以利天下为中心。墨家所主张的社会和谐是一种社会全体成员竭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法家认为礼、仁均不足以使社会公平,不能改变人性中的恶,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法家则把一切社会事物置于法律的许可之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方可根除人性之恶,做到自由、公平与和谐。 

         

 6.天下太平:世界和谐思想

 

        儒家的最终关怀是达到《礼记》上所说的“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主张实现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睦邻友好与和平共处,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实现“天下太平”。

 

        《尚书》上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上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孔子的学生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春秋公羊传》上说“王者无外”,集中反映了儒家的普世主义倾向。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曾把儒家的这一主张归纳为各国家、各文明家都要“各有其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因此儒家一直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者。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和平的民族特性,这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即使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难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如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也念念不忘“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儒家确实讲“华夷之辨”、严“夷夏之防”,但“华夷之辨”的实质主要是一个民族有无礼乐文化与伦理道德的区别,其次才是一个民族的血缘和种族的区别。从前者看,古代中国是“文化中国”,是一个“文明共同体”,所以儒家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即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手段而不是血腥的、残酷的暴力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这是世界主义。从后者看,不论是野蛮民族还是文明民族,只要侵犯或危及了自己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要奋起反击、保家卫国,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执干戈以卫社稷”(《左传》),用《春秋公羊传》上的话说,就是“不与夷狄主中国”,这是爱国主义。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是儒家处理国际关系与构筑和谐世界的一体两面,单讲一面是不正确的。

 

议一议:

 

如何借鉴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来更好地建设当前的和谐社会?

 

    和谐其实无处不在,大到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彗星,都在和谐中相互绕转,小至我们身边的一切,花、草、鸟、兽,也都在自然中互存共生、和谐相处。只要怀着一颗宽广、博大、包容、宁静的心,那么就能发现,和谐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