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小议班主任的协调功能——陈丹

发布人:高波    发布时间:2006-09-04

小议班主任的协调功能


田林三中   陈丹


      协调功能是班主任多种职能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协调功能,即沟通与学生有关的各个环节,协调好班级范围内的人际关系,平衡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矛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提供一个愉快合作的教育氛围。具体说,班主任要协调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  协调好班主任自己和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见的关系好坏是班级工作成败的关键,然而上好课,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班主任赢得威信、展开工作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思想学识,责任心的集中反映。在此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二是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三是全面了解,因材施教。从工作程序来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重点是纳入规范,进行良好品质养成教育;第二阶段深入一步进行进行心理疏导。如青春期阅读的心理疏导,早熟早恋的心理疏导,畏难厌学的心理疏导等等。班主任在具体工作时要做到“三个尽量”:能以行动示范的尽量以行动示范,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学生的问题,能个别指出的尽量不在公开场合下草率批评,要保护同学们的自尊心;班级活动中,能引导同学自己解决的,尽量不包办代替,让同学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强才干,做到学中求乐,乐中发展。如果坚持这样做,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必然是融洽的、和谐的,班级工作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单位,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要完成班级的教育教学任务,必须是一批人的团结协作。马卡连柯曾十分强调这一思想,他认为要十个能力很强,但孤军奋战,各行其是的教师,毋宁有五个能力较弱,但却能团结成一个整体的教师。班级任课教师形成了集体,行动就会一致,教育措施就会得到准确无误地落实,有效的教育艺术,就会形成和发展。具体做法:一是定期召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席会议共同研讨,把各人从不同角度对班级观察的结果相互交流,统一认识。二是班主任要调节好学生与任课教师关系,沟通双方信息,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让他们在学生的信任中心情舒畅地工作。有材料统计说:“人在心情愉快时,其聪明才智能发挥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而情绪压抑时,其聪明才智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建立班级教师集体,使大家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工作这无疑是有益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班主任应分析、了解、沟通、传达。我曾担任班主任的一个班级初三时换了一位数学老师,开始同学反映进度快,有的地方听不懂。经深入了解,发现原因在于教材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基础差。于是我们就做双方工作,首先让学生认识自身基础差的缺陷,然后婉转建议数学老师进度放慢一点。数学老师很高兴地接受了意见,并说:”基础差不怕,只要肯学,笨鸟先飞嘛!我们用课余时间补缺补漏补差,争取赶上来!”就这样这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一年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坚持每天中午为同学补差,同学们深受鼓舞,人人备发,师生情谊大大加深。

三  协调与家长的关系

      中国古代就注重家庭教育,流下了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千古佳话。清代康熙帝一次在嘉奖为官清廉的于成龙时,同时嘉奖其父于得水“貂裘披领”,说他“教子有方”,封建皇帝尚且能认识到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看到家长、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仅这十二年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时间是在家中渡过的,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和家长达到思想上的统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很强烈的。《论语》中有段话说:“孟武伯为孝于孔子,孔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这就是说,子女是否健康、是否健康成长,是父母最担忧的。换句话说,子女如能健康成长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了。家长的这种心情就是班主任沟通的思想基础。
行动上如何实现一致呢?这就要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分别重点,进行工作。要求做到:“学生进家门,不干扰学校的良好教育效果;学生出家门,不带走家庭的不良生活习气。”要求家长从不同角度配合学校造就一代人。一般来说,有的家庭对孩子教育抓得紧,只需与其沟通信息,明确要求,就能同步行动;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教子无术,班主任就应及时给予方法上的知道;有的家庭,情况特殊,则要化较大力气。如有一位学生,其父母均为残疾,因此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常常对孩子提出超出其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妈妈,一旦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她的目标,她就又哭又闹。这位学生思想十分苦闷,放学不想回家,每次考完试知道成绩后常在小区里溜达。我一方面找他谈,主动叫一些班干部陪他,鼓励他振作起来,另一方面做家长工作,先做通他爸爸的思想工作,希望家长耐心些、冷静些,正确估计孩子的能力,对孩子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我的多次家访和恳谈引起家长的震动,在他爸爸的撮合下,改善了家庭关系,这位同学开朗起来,能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学习和考试。当然要协调好与家长的的关系,确实增添不少工作量,但作为园丁来说,没有勤俭的汗水,哪来丰收的喜悦呢?

四  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其办法主要有二:一是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体活动;二是培养良好的班风。两者相辅相成贵在正面引导。我班刚升入初三时,由于课业负担一下加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班级当中出现了自私自利的现象,同学们一下子不能适应,班级气氛较为沉重。一次,利用秋游的机会,我请语文老师安排了以“秋”为题的寻找秋、歌颂秋的活动。事前,要个人围绕秋准备一句格言、谚语或一首诗,写在纸条上悄悄藏在草坪上的某个角落,全班开展四十分钟“寻秋活动”,谁找得多,谁朗诵好就给予奖励。然后带着这些美好诗句,对照秋游时的景色,同学们发出由衷赞叹。这次活动不仅使同学缓解了紧张的压力,而且激发了同学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同学受到美的熏陶,更加立志发奋学习,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同学之间团结、友好、互助、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良好班风,同学间关系也得以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