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案例专刊(第五期)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4-04-21

(第五期)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案例专刊

201448

 

编者按

在深入推进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育系统各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积极推进群众路线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和载体创新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本期简报择选了几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1

南模中学:“一茶屹座”

——开创沟通新渠道  着力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南模中学党委是基层单位党组织,直接与师生群众相联系,是实践群众路线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更加贴近师生群众,与师生群众的联系交流更加直接。为此,南洋模范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高屹同志提出“一茶屹座”座谈会的设想,旨在与师生群众有更深层、更全面的沟通。经过初次实践,师生群众对此类座谈会的反响非常好,学校党委也觉得通过举行此类座谈会能成为南模党委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党委联合南模中学团委学生会,决定定期组织这样的座谈会并为其取名“一茶屹座”。“一茶屹座”期望营造一种温馨休闲的氛围。这一命名形式,也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群众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行动。同时,“屹”又恰好与“一”谐音,体现了“与校长聊天”的活动内容。教育系统直接联系群众、服务师生,是民生建设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窗口部门,温馨休闲的氛围和易于辨识的名称有利于建立于师生群众间的良好关系。

以制度化保障群众工作的常态化,提高群众工作的内生动力。我们在“一茶屹座”开幕会上基本确定了参会人员、会议周期和和会议地点。一茶屹座每六周举行一次,每次境内高一、高二各两名、NBC中加课程101112年级各一名再加上OC汉语课程一名同学共八人作为学生代表,两名生活部干事作为工作人员做会议记录,会议由高屹校长主持。不同年级和课程类型的同学为“一茶屹座”提供了新鲜而活跃的内容,也迫使学校党委不能象征性、选择性找问题,不能避重就轻,避难就易,更不能倒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果找问题。

 “一茶屹座”交流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校党委也积极正确对待和切实解决师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关于学校的分校区后社团活动应如何进行;如何更好地利用学校实验室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对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高考改革问题的讨论等等。同时,2014年社会焦点问题也在讨论队伍之列: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大热的原因等,对昆明恐怖袭击,马航失联事件的个人观点的阐述等。在年前的一次“一茶屹座”活动中,高屹校长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耐心细致地询问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鼓励学生要明白“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感知“生活的苦难”带来了精神充裕。在新学期的“一茶屹座”活动中,大家就高考改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关注点集中在“取消英语高考,改为社会等级考”上,一些英语学习有特长的同学认为此改变不妥,不利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也讨论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方法。涉及到境内境外分校区办学的问题,同学们也借参加“一茶屹座”的机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南模杯和社团活动是否分校区进行还是有更好的方法。高校长也在会上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可以调整时间,同一放在周五放学后进行。在“一茶屹座”活动中,高校长对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包括影视、体育、阅读有了更直观、全面的了解,同时高校长也表示积极欢迎同学们带着问题来参加座谈,带着新的思考去投入学习生活,一起享受健康美好的高中生活。

参加过“一茶屹座”活动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拉近了校长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心声得到了校领导的直接倾听,也希望这项活动能再南苑顺利的开展下去。这与“一茶屹座”设立的初衷一致,旨在通过与校长面对面交流加强学生与校方之间的联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有效提高“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保障,并让师生群众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积极有序参与到学校建设中。党委把各个环节的成效直接体现在服务师生群众的具体行动,让全体师生看到思想上、作风上发生的变化。通过“一茶屹座”,也让师生群众们多一条渠道监督党委能否准确查摆问题,能否正确剖析自我,能否切实整改落实,为提升党委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党委良好的工作作风提供了舆论监督。南模中学党委也始终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办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为主线。

 

案例2

华理大附中:“做一个有梦想有情怀的幸福老师”师德宣讲会

328日,华理大附中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第四次集中学习按时召开,主题为:“做一个有梦想有情怀的幸福老师”师德宣讲会。学校的5名党员教师用自己鲜活、具体的事例,让全体教师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责任,也体会到了教育旅途中的温暖。

爱,因为在心中——王燕萍

王燕萍老师把爱心放在首位,用自己内心的爱联结起班级、将学生的爱撒播到学校、让学生学会爱,并把爱传递到各个角落。她关心班内患有癫痫症的同学,每当发病她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守护着学生;她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告诉学生: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也应尽最大的努力用行动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她号召学生把自己的闲置物品拿来义卖,使学生们传递了爱心也收获了快乐。王老师将爱的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田,让爱的花朵开得分外芬芳!她坚信孩子们一定会在爱心之路上走下去,他们也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明天。

打造特色 追求卓越-——周博

周博老师作为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组长,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她从不计较、从无怨言。她主持并承办了“南片六校联动”的教研活动,将南片六校的所有有关学案、教案以及教学反思,整理成一本厚厚的“初中英语写作学案设计”,供六校英语教师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周老师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带青年教师一起参加各种教研听课活动,听青年教师的课,对她们进行指导。近年来,初中各年级英语成绩保持在区南片前列,更获校“优秀教研组”称号。周老师用真才教育着学生,用真心感动着学生。勤学、善思,注重发展,追求创新。她用智慧开拓学生的视野、她用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她更是用智慧引领着更多的教师。

自然简约,注重细节-——何燕

何燕老师长期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她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完善着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她语言简洁精炼,思维细致,努力把数学思维的逻辑与数学公式的运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还自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解题的口诀。上好每一节课,编好每一次讲义,出好每一份试卷。何老师她是如此朴素认真的严谨踏实。她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最适合的教学。一声亲切的“何妈”,喊出了学生对她的爱,也洋溢着何老师满满的幸福。

用爱心换来真心——权克军

权克军老师是数学组的运动健将,是体育人中得数学天才!他用真诚地心滋润着这一片稚嫩的土地。他用热情浇灌着这群活泼的孩子!他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赢得学生的信服和拥戴。他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他的教学课堂永远那么的风趣,轻松。他经常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数学中的原理,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语言来解释数学定律。教育学生,严爱有度;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学研究,硕果累累。用热情诠释对教师的理解,用实际行动演绎对教师热爱。权老师是幸福的。他用一颗赤诚的心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用一颗活力的心感染着自己的学生。

倾心教育,进德修业——马晓燕

马晓燕老师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要求自己,思想上从容淡定,不断增强修养;专业上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实践课改的最新理念;教学上深入钻研、取长补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作为区级骨干和校教研组长她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地理专用教室的契机,带领地理组全体老师进行了“地理教室使用”专题教学研讨,及时引领组内教师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特点,马晓燕老师采用了学案编写的方法帮助学生输理归纳,提高学习效率。相继完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高考地理基础知识课堂测评》等校本复习资料,逐渐凸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课堂上马老师注重推陈出新,举办各种形式新颖的活动,如辩论、演讲、拼图等,在传授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有趣而生动。

 

案例3

向阳小学:学习精神,传播理念,引导实践

 

在本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向阳小学自行安排的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既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专题讲座、雷锋精神的专题讲座,又有紧密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教育改革主题论坛,以及深化思想的专题研讨和归纳提升的总结报告,得到了学校全体党政领导、党员教工的认可与欢迎,受到了区教育系统第九督导组的好评。各个方面对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认可,有赖于向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洪雨露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对活动精神的深刻领悟,以及对配合开展学习教育的全面引领。

在六次学习活动中,洪雨露书记连续三周亲自做专题讲座,每次都是足足两个小时。第一讲《谈谈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讲座引经据典,将大量党的经典理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讲话的原句原文融入其中,以编年体的形式娓娓道来,具有浓郁的历史厚重感。第二讲《谈谈我们的榜样——永远的雷锋》,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截取多部经典影片,将一个鲜活的雷锋形象时而用语言、时而用视频的方式描绘了出来,加之以精彩的评论和精细的点拨,引发众人对雷锋精神实质的思考。第三讲《谈谈我们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明确了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智慧学、明白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的学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教育工作者要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引领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看待课堂教育、看待各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看待工作生活中遇上的种种问题。党员教工和党政领导尤其要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引领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厘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社会转型的浪潮中坚持一个方向不迷失自我,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成为政治的核心、战斗的堡垒。

三次讲座充满智慧,三次讲座层层递进,如果说第一次讲座展示的是一种群像,第二次讲座针对的就是一个个体,第三次讲座则是探寻规律,进而将向阳小学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向高潮。为了切实有效开展好教育实践互动,兼顾学习的要求和党员的需求,洪雨露书记做了大量的备课,比如为了讲好“雷锋”,他通读了《雷锋日记》、《雷锋语录》等五本书,观看三部与以雷锋为主题的影片,准备多达十一页的讲座材料,一讲就是整整两个小时;比如为了讲好“唯物史观”,他又一次选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部分章节,并在312的学习活动中全文印发并导读了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319的学习活动中介绍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的部分篇幅(318为巴黎公社成立纪念日),将学习活动和历史上的重要纪念日结合起来,赋予了学习活动更加深刻的意义。

为了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洪雨露书记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原文,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笔记,每次两小时的专题讲座的背后都是数倍于此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延续他自己从青年时代所养成勤笔善思的好习惯,他重视学习、带头学习,并将这种对学习的态度传递给年轻一代党团员和教师全体。他说:“学习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要经常学习,经常思考”。几次讲座听下来,党员和教师们颇有感悟,纷纷表示,通过几次理论学习,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党的优良传统,更坚定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想信念,将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身的工作中。

 

案例四

 

教师进修学院:以院校合作项目为平台,走进基层服务教师

 

在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作为区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机构,面对自上而下的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对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要求和自下而上的来自基层学校新的服务需求。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院基于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服务能力,以院校合作项目推进为平台,鼓励教师走进基层学校,带领基层学校教师一起开展实证研究,使之成为学院教师结合实际工作、深化区域课程改革与发展、促进自身和全体学科教师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首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学院分别开展中层干部专题培训和全体教师的院本培训,明确了此项工作了意义、目标和做法;党总支在党内进行动员,要求干部和党员主动担当、带头开展和参与院校合作项目工作;李文萱院长在全区的党政干部会议上,提出了教院的这一举措,引起了基层校长的积极回应。

其次,重视组织申报、评审。基层的积极回应,增强了我们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于是我们抓紧落实。发挥中层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部门内教师专题研究,确定大主题,组织教师开展申报工作。同时重视评审,及时发现申报工作的问题,指导帮助教师找准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覆盖全体,面向全区。经统计汇总,申报项目共有77个,项目领衔者77人,担任项目组成员的院内教师58人,几乎覆盖全院教师;参与学校面向全区,参与学校平均有3-4个项目,参与合作的基层教师近千人。项目内容涉及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科研指导等方方面面。

院校合作项目已经启动。作为首次尝试,院校合作方案的实施将为教师进修学院在转型中如何服务基层学校、服务基层教师,进一步发挥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母机的作用提供良好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