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运用 “整合”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初探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11

运用整合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初探

田林三中  孙琦

 

“二期课改”为改变英语课堂的传统教法提供了可能和机会,英语不再是需要反复操练、死记硬背、大量做题的一种苦役,而是藉以表达和交流的使用工具,师生双方在经历了课上用英语交流的成功之后,都会将其逐渐用于平时的英语自我学习中。这对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去年的教学中,我尤其注意课堂中增大信息输入量和课堂中让学生成为主体, 但是要想创设大容量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有整合的理念,在现在的课堂中,应该是拿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如何灵活运用教材成为我的课题,我尝试了多种教材的整合,利用现今大家普遍使用的多种英语教材服务于我的课堂教学,使语言知识更为丰富全面,语言技能训练得到强化,效果极佳。下面就以六年级第二学期的一节课为例:

教材是牛津英语6BM3U3这堂课的主题是健康饮食,因此我以健康饮食金字塔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引入课文Mr. Ling的学习,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来达到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目的。这是将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技能的过程。同时本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想法,我力求丰富课堂内容,因此对教材进行了统整,结合健康饮食这一主题,有机整合了<<新世纪英语教程>>中关于食物的一篇课文。整合教材并非是简单的将教材相加,我找寻了其中的结合点: Healthy or Unhealthy 为把手,自然过渡到对课外材料的学习,最后也以这份课外材料,让学生以课内故事中的对话形式来处理如何为他人的饮食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从而达到了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

本堂课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对课文Mr.Ling的故事的学习而巩固对食物的量词a lot of, plenty of, some, a little的英语表达, 以及过去时在故事讲述中的综合运用。技能目标是能表达自己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能判断饮食结构健康与否,能对别人的饮食结构进行评价比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求知欲,让学生合理调配自己得饮食结构,并能以自己的认识去帮助别人。由于这是我们自己每天的饮食,学生对此内容并不陌生,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学习用英语来表达,从单词到句子到语段都是让学生成为主体。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趣味性以及交际性的教学环节来设计这节课。因此一开始以一食物金子塔入手,从而引出课题Healthy Eating, 并同时给学生看了多种饮食结构,让学生自己思考,从而总结出a healthy dietan unhealthy diet. 对课文的处理,我力求避免枯燥乏味的灌输式,而是让学生看了Mr. Ling前后两张胖瘦截然不同的照片,让学生自己发问:How did Mr.Ling become thin and healthy? 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文章。同时在阅读中力求每一部分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整理出线索与内容。例如,第一部分,学生以四人一组讨论先生和陈小姐生活上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以同桌互相分工完成林先生和陈小姐的饮食食谱,第三部分以听力的形式让学生填空完成How did Mr.Ling become thin and healthy?这一提问的回答。我以“和Mr.Ling一样还有很多人有着不健康的饮食”从而自然过渡到对新世纪教材上的文章的学习,同时希望学生们给出建议从而实现本课所授予知识的语言功能。

二期课改提倡“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影响和渗透”,因此教材只是一个抓手,因此我在这堂课中尝试了教材内容的统整,效果相当不错。这也就是目前英语教学所提倡的新模式的特点。因此我觉得要把这一实践推进到日常教学中,这样对于学生肯定是不无益处的。

通过实践,我的收获是

1重新认识教材的功能,以整合的观念实施教材。

二期课改的核心:让课程适应并促进孩子的发展!新课程教材涵盖了学生的基本经验,但不能涵盖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个个体的所有经验,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依赖教材,依赖于专家那里带来的教案,而是抓住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价值的事情,用整合的观念对教材、教案进行选择、创造,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资源。

2 把握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解读教材,更要解读学生。

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因材施教。二期课改中的教师只有落实“两个优先”“两个关注”的思想,学会去观察了解孩子某一年龄阶段的一般特点,把握个体特点,才能在活动过程中及时解读学生,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活动真正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3、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情景中学习,让孩子的学习更有意义也更有味道。

传统的教学是从书本到书本,现在的教育活动是把孩子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创设经过教学加工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通过这一年的实践我也有困惑:

1. 二期课改需要教师有精心、潜心研究教学的习惯,但是往往教师忙于日常事务,而养不成这一好的习惯!我们在二期课改的浪潮中上下求索、精心研究、积极进取、渴望成功的精神。但是,像我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日常事务所累,疲于应付各种教学研究之外的工作,因此在教育教学研究的领域里难以有持续性的突破性的进展!

2. 二期课改的重点是要实现课程的整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从理念的层面落实到每一个实践活动中。就如以上那堂课中与人体科学学科实现了整合,但并非每节课都能找到这样的结合点.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 努力优化案头工作,明确自己所有工作的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尽量避免或减少重复的无意义的工作. 加强与校长、与管理团队成员的沟通和了解,提高自己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

2. 努力寻找主题情节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链接点,将新课程教材主题活动里的各种要素与我自己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合理、有效的整合。通读理解新教材上的主题活动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当前实际选择好主题。思考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几条关键线索,每条线索可能达成的目标要求. 思考每一条线索下可能开展的活动内容。这一过程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整合是以某一学科为主与其他学科有机渗透。我们应当反对一讲整合就绝对化的否认学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科领域自身内在的独特性。在学习的环境(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组织形式、学习的指导等各方面都注重将学习的有关因素整合进去. 要加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孩子经验上的联系;教育资源上的迁移运用;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等。

3. 充分关注活动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东西,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整合开发,而不仅仅是预设的结果。

在我最近的实践课中,我发现自己虽具有了整合教育的理念,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在内容的安排上,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上都尽量落实整合教育的思想,但是,这些只是预设中的整合。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还是过于关注了自己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急于要完成预先安排好的所有活动内容,而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反映出的实际需要、年龄特点、经验水平,以及孩子自己即时生成的兴趣热点,没有将这一切因素灵活的有效的联系起来,整合的开发新的教育策略,活动也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树立整合的过程意识、生成意识、开发意识,最大程度上实现课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