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事实 体验生活
——研究《功率》的特点教学课例
田林三中 张美兰
一、教学背景与教学设计
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当然,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也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确定德育对教学的要求。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不仅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更是心理日益成熟和对科学知识无比渴求的重要阶段,同时思维能力日益增强,创新能力正逐步得到发展,为此,教学要有足够的深度,能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物理教学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与生活。
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功的概念之后来研究的,对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机械功有了感性的认识,也具备了观察、总结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但本节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像“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等都是较难理解的。而“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于学生也是一片空白。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尊重事实,抓住生活,让学生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为使学生能真正的做到从生活中体验到物理,我把复杂的物理实验尽量简单化。为此本节课我修改了教材中的实验,从小组间搬矿泉水的比赛入手,复习做功的多少,再引出做功的快慢。进一步通过学生实验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同时用类比的方法回顾有关速度的知识,对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有较好的帮助。充分利用教材,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瓦特的故事和另一个单位马力,把物理学上的辉煌成就与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紧密地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利用鸡蛋做功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1瓦的大小,展示两张自拍的汽车和风扇的铭牌及通过重放片头动画加强对本节课的理解。以上实验中的器材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学生真正感悟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功的概念,这节课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请仔细观看(电脑放映小狐狸和大老虎上楼的动画)。
生:哇!(学生非常兴奋,对于教师自制的动画,加上夸张的配音,学生深深地被吸引,使得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动画介绍:一只小狐狸和一只大老虎一起上楼,小狐狸跑的快,到了楼顶上后,小狐狸说:“我做功快”,大老虎说:“我做功多”,在他们争持不下时,画面停止了。)
师:同学们认为小狐狸和大老虎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小组间可以讨论一下。
生:我们认为大老虎的说法对,……
生:小狐狸说的对,……
师:小狐狸做功是不是真的比大老虎快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
(二)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小组间要进行一场比赛。大家商量一下,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同学,看谁先把这箱矿泉水从地上搬到桌子上。(学生对这种体验非常感兴趣,不停地给两位同学加油,特别是对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来做实验,感到即熟悉又好奇,做到了在生活中找到物理的教学目的。)
生:……
师:我们再来进行两组比赛,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参加?
生:我来,我来!(此实验的要求是相等时间内看谁搬的矿泉水多,踊跃举手的学生更多了,他们发现物理实验原来可以这样的简单。)
师:开始……
师:刚才我们只进行了两场比赛,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参加。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场小组间的比赛,每个小组的同学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都来提起重物做一次功。打开活动卡,记录一下物体提起
活动卡:
4.2b
功率
活动1:搬矿泉水的比赛。
结论1:
当物体做功相同时,所用时间 (填“多”或“少”)的,做功快。
结论2:
当物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 (填“多”或“少”)的,做功快。
活动2:各小组提起重物做功的比赛。
要求:
记录重物被缓慢地提起
序号\物理量 |
F(牛) |
S(米) |
W(焦) |
t(秒)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讨论:
结论3:
(1)比较四个小组做功的多少:第 组做功最多。
(2)比较四个小组做功的快慢:第 组做功最快。
(3)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是 。
(学生讨论、操作,教师具体指导)
师:你们是怎样分工的?怎样测得距离?要出末位置相同。怎样提起?尽量匀速。
……
(由于这次实验需要所有同学都要亲自动手做,他们更是迫不急待、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格外活跃,显示出初二学生特点。为了给每个小组展示的机会,要求每小组只能记录一组数据。为了增加准确性,每组学生都非常认真,反复实验。而实验中的刻度尺、弹簧秤、手表等更是他们非常熟悉的物品,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努力体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无数次反复的实验,所以抓好实验教学不但给学好物理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
……
(三)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略)
……
(四)功率的应用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瓦特是功率的国际单位,那么1瓦特到底有多大呢? 1瓦特表示什么含义?
生:1瓦就表示物体1秒钟内做功为1焦。
师:怎样才能得到1瓦的功率呢?
生:(讨论)如果让物体在1秒钟内能做1焦的功,那么它的功率就是1瓦。
师:非常好,下面同学们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来设计一个能得到功率为1瓦的实验,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既简单有比较准确。
生:(讨论)
(因为范围较广,学生的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发生了争论,有的小组出现了几套方案,但按要求每个小组必须经过筛选,最后只能有一个最佳方案,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经过几轮的争执和讨论,又进行了最后的验证,大家一致选中了“让两个鸡蛋从桌子上落到地下重力所做功的功率大约就是1瓦”的这个实验,因为它即常见又实用,学生感叹到:原来物理实验可以这样做呀!)
……
师:功率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谁能举几个例子吗?(由于刚学了功率,学生们一时举不出实例,老师趁机展示了下面的两张铭牌。)
师:左面这个是一个公共汽车上的铭牌,右面这个是落地扇的铭牌,请同学们在铭牌中找出它们的功率。
生:……
(还沉浸在“1瓦就这么简单”中的学生,又发现了他们每天坐的公交车和家里的风扇竟然也和今天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更增添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进一步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与原教材的最大不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活动卡的设计,延续了上节课机械功的实验,而没有用学生走或跑楼梯的实验。主要是考虑到上课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实验有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小组共同实验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通过以上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并促进他们积极思考,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这样不仅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更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掌握方法论都有积极作用。二是课堂应用方面,没有采用传统的习题来巩固知识,而是通过回放引题中的动画提出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即做到了前后呼应,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估测1瓦的大小和展示视频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其实,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德育教育真正地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去。
(2011年10月在徐汇物理教学网交流并于2010年获“徐汇区学科德育教学设计案例“二等奖。)
物理实验教学功能的点评
田林三中 张美兰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田林三中的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演示实验能展现物理过程,示范实验技能,体现物理思想;学生实验则是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与应用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次实验大赛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实验功能的研究。下面这个案例是龙华中学选送的,课题是《大气压强的测定》。本节课主要有四个实验,老师分别从“创设情境功能、体验性功能、探究性功能和应用性功能”方面对实验进行了功能的研究。
我们先来观看一下实验3的录像(播放)。我本人特别喜欢这一组实验,虽然它是一组演示实验,但我觉得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大饮料瓶到
在最后的知识应用阶段,老师又用了一个实验录像来解决“抽水机实际上最多能抽取多高的水”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录像片段(播放)。虽然只是录像,但仍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弥补了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的这种缺乏感受的遗憾,使实验的应用性功能得到了充分表现。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老师把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分析得全面、合理、到位,每一个实验都有它独立的功能,而整节课的实验又是层层深入,教师把一系列的实验功能开发的准确、深入,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本节课老师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实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的非常好,我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上交的实验片段是在录像课的基础上翻拍的,比较模糊,给观看的老师和专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希望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比赛中能注意到这一点。
下面这节课是金山区吕巷中学选送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播放)。从录像中我们看到,教师把活动卡上的“手提弹簧测力计”改为“马达电机”,使物体的运动更接近匀速直线运动。教师从“能力功能”、“方法教育功能”、“创新功能”、“情感功能”四方面分析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符合我们本次大赛的要求。本实验与教学内容一致,实验过程有所改进,实验效果比教材中的原实验明显,有一定的实验功能分析。特别是在“方法教育功能”、“创新功能”、方面分析得比较详尽、具体,但在“能力功能”、“情感功能”方面如果能再具体些就更好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对于实验功能的研究,我们也是第一次,能够参考的资料较少。特别是在实验功能的研究分类上我自己也比较困惑,我觉得两位老师对实验功能的分类都各有道理,具体的怎样归类最为合适,可能还有待大家共同商榷。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是否可以从“实验的探究性功能”、“体验性功能”方面分析更为恰当。像刚才播放的实验过程,主要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突出了实验的“探究性功能”。学生自己动手并观察现象及老师的再次演示,更进一步体现了实验的“体验性功能”,我建议上课的老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
这次关于实验功能研究的大赛,对于我和所有的老师来说,都是崭新的,可以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我的点评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
(2011年12月获“徐汇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功能研究大赛”三等奖。)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田林三中 张美兰
2010年我有幸参加了赵谊伶名师工作室,在阔别校园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又有了十一名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大家都感到分外兴奋也格外珍惜。先介绍一下工作室的主持人赵谊伶老师。赵老师是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被教育部聘为教材审查专家,多次参加全国高、初中教材的审定工作。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参与全国中学教材、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编写。多次参加全国高、初中新教材教法培训。任华师大特级教师讲师团授课专家。多次参与编写上海市中考试卷。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能拜一位这样质朴、睿智、博学的专家作为师父,我觉得真是一种幸运。
我们还聘请了专家团队:其中
而这些就是我的同学们。共12人,其中四名高中教师,八名初中教师。学员中有硕士4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获得过区骨干教师称号的6人,获得过徐汇区“三奖”的有4人。能成为这样高手如云的队伍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
一年多来,本着工作室的宗旨:探索青年教师培养的模式、完善名师工作室培养教师的运行机制、扩大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效应。我们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一、阅读并感悟
工作室给每名学员都发放了《中学物理教师的学习与思考》、《物理教学设计》、《名师成长与教学创新》、《物理学方法论》等书籍,并聘请了编书的部分专家为我们当场讲座并解惑。这是华师大的
二、阶段性成果
为外省市教师作讲座1次,市级课题7项,市级交流课2节,区级讲座2次,区级展示课5节,与金山区联合教研2次。(照片)这是
工作室的学员和区部分老师编写出版《8年级初中物理实验》一书,我们学校除我之外还有
三、2011年学术节赵谊伶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汇报
主题:物理实验教学功能研究
共有四场活动,从命题、培训、担任评委到参赛,全部由工作室学员组织,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觉得得到了锻炼,是一次提升能力的机会。
这是工作室学员为本次活动召开多次会议的照片。
其中活动三:工作室学员“点评参赛作品竞赛”是本周三刚刚在我校举行的,全区初中物理教师和其他区部分老师前来观摩,还聘请了徐汇区教育学会会长
四、主动走出徐汇,加强对外交流
利用
在苏州大学里我们听取了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母小勇所做的关于《物理教学实验的“原型”及设计原理》 的报告。还听取了新疆兵团的
上周末我们刚刚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广东中山之行,观摩了“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照片),受益匪浅。全会400余人,全国选手48人。其中上海到会48人,选手4人,由市物理教研员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能和这么多的名师和专家们近距离的接触,无论是在学科领域还是为人处事上,我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更让我深深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真谛。最后有几句话和大家特别是年青的老师们共勉:我们在低头拉车的同时,别忘了抬头看看远处,那里有广阔的天地等着我们去耕耘和施展。谢谢大家!
(田林三中全校教工大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