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收获
执教: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柳建芳
上课班级:初二(6)班
教学内容:上海市《初中艺术》(试验本)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第二课《庆丰收》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一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想象与感受农村劳作与丰收时的欢快景象,并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使命感。
运用情境导入,感知体验,拓展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融合,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正确领悟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在感受舞蹈丰富表现力的同时,体会节奏、速度、情绪在音乐中的表现;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人文知识,并在师生互动中增强综合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音乐作品中体会舞蹈的文化特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作品所表现的“丰收”主题。
2、体会音乐作品中的节奏特点和旋律风格,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打击乐器、小道具
教学流程:
一、复习歌曲《土风舞》导入课题:
1、口琴和打击乐器进行表现。
2、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再加入欧洲民间舞蹈展示“丰收”欢快的情绪(男女对跳)
说明:通过复习歌曲《土风舞》,对歌曲的表现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并为下一环节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体验做好铺垫。
二、艺术天地:
(一)欣赏舞蹈《摘葡萄》
教师播放视频《摘葡萄》,学生情景结合进行感受。
思考:你能随着《摘葡萄》舞蹈的音乐拍击其典型的节奏型吗?并注意舞蹈者是如何通过动作表现“丰收”的?
2、听辨节奏并模仿:
《摘葡萄》:教师运用手鼓对学生进行节奏展示。
3、作品介绍:《摘葡萄》根据新疆维吾尔族的表演性舞蹈《手鼓舞》改编。舞蹈《摘葡萄》运用“手鼓舞”的表演形式,表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少女摘葡萄、尝葡萄的喜悦心情。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用眼神配合传情达意。教师对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进行展示。
4、结合手鼓,让学生自信当众展示舞姿。
(二)欣赏《丰收歌》
1、播放视频,学生体验汉族舞蹈的特点。
思考:作品中用那些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怎样的情绪?
2、对比讨论:
两个舞蹈在节奏,情绪上有何不同?
两个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哪一种民族舞蹈?
说明:通过学生模仿、讨论、领悟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更能渲染丰收时的感染力,同时也领略到各民族中不同的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三)艺术小辞典: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产生和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趣味,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舞蹈。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兄弟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
(四)创造与拓展
1、欣赏《盅碗舞》、《长鼓舞》、《黄土黄》、《孔雀舞》
思考:
分别是哪个民族(或地区)的舞蹈?在风格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从影象中体验音乐和舞蹈是如何在节奏与气氛上丝丝相扣的?
|
2、完成表格:
舞蹈 |
地域 |
风格 |
情绪 |
盅碗舞 |
|
|
|
长鼓舞 |
|
|
|
黄土黄 |
|
|
|
孔雀舞 |
|
|
|
a) 小组活动: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b) 讨论:通过学习,体会音乐与舞蹈是如何融合与相互表现主题的?
思考:围绕表格内容,让学生在欣赏中对四个作品不同地域、同样的表现手法进行探讨 。
(五)课堂小结:
【教学流程图】
吹奏与表现 鉴赏与反馈 感受与体验 表演舞蹈 歌声演唱 欣赏分析 对比分析 节奏学习 听辨练习 拓展学习 合作讨论 教学小结 交流对《土风舞》的学习 关于“丰收”舞蹈的学习 艺术小辞典的反馈和听辨认知 讨论与思考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器乐吹奏 知识认知 情感交流 师生演奏
教案设计说明:
第二课《收获》我是这么来安排的:第一课时欣赏《丰收锣鼓》,体会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和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学唱《土风舞》;第二课时用歌曲《土风舞》导入,从欧洲的舞蹈环节过渡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通过欣赏各民族民间舞蹈,领略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第三课时“庆丰收”,我设计创作活动课,用各种形式“以收获”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表现。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试图通过欣赏与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感受“丰收”主题,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我在导入部分复习歌曲《土风舞》,并让学生演示欧洲舞蹈,过渡到本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在艺术天地里,我采用了很具代表性的两个舞蹈《摘葡萄》和《丰收歌》,都是表现农家劳作题材的。我在这里采用了新疆的手鼓来敲击节奏,并让学生通过新疆动作体现劳动的状态。《丰收歌》是汉族的舞蹈,学生通过舞蹈者的肢体语言就能知道是在劳动。艺术小辞典让学生明确定义。然后在创造与拓展中,分别选用了四个很具代表性的舞蹈,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这些丰富的舞蹈中体验音乐与舞蹈的丝丝相扣,体会出舞蹈是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成果。我设计了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思考,说出自己对理解音乐作品的想法。让整节课达到高潮。本来我想设计创作的环节的,但学生会跳舞蹈的毕竟是少数,八年级的学生的思想已经趋与成熟,让他们在实践,体验等活动中养成感受美,欣赏美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