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足球课“分层次”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在素质教育前提下对中学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王轶康
摘要 针对足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创意性极强的“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足球知识,提高足球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改革,更新思想,使所有学生都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在体育课中获得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并且提高对体育的兴趣,使之终身受益。
关键词 中学体育课 素质教育 个性化 足球教学 分层次
1 主题引入
9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所在。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于:抛弃旧的办学模型,创造一个适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学习共同体”。“讲究公平,追求卓越”,使所有学生都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即人人都能接受适于其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读写能力、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简言之,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实践赋予人性的“个性化教育”。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责无旁贷。然而,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其特征是非人性化、单一化、规格化。教学内容“一刀切”,课中出现了一些“吃不饱”和“受不了”的现象,教学任务难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难以实现。针对该现状,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中学男生足球课进行了“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即按照不同学生的现有素质、技术状况以及实际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分类推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得懂、掌握好并会用,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综上所述即是本文的出发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校初三(1)、(2)、(3)、(4)班男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为实验组,共45人,(3)、(4)班为对照组,共44人。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
3 实验设计与条件控制
3.1 采用组间比较设计。实验组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即以“素质好、基础扎实、技术全面,练习中理解与接受能力强”为第一层;以“素质、技术一般,通过努力学习可以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为第二层;以“素质、技术差,对教师所教内容练起来显得吃力,关键技术上存在疑点、不能熟练掌握和完成”为第三层。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时间:2003.9-2004.2 ,共一个学期。实验授课地点:本校足球场地,教学条件相同。为避免实验组、对照组存在系统差异而影响实验的信度和效度,实验前(即期初),实验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分别与对照组对应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进行了三场比赛,对两个组的技术部分运用、基础配合分别作了统计(见表1),由各层统计结果P>0.05可知,两个组对应层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表1 期初两个组平均每场技术部分应用和基础配合统计表
|
|
技术部分运用 |
基础配合 | ||||||||||
|
|
传接球失误 |
成功 |
射失球 |
射中球 |
带球失误 |
差值 |
抢断 |
差值 |
掩护 |
差值 |
传切 |
差值 |
第一层 |
实验组 |
7 |
47 |
31 |
14 |
18 |
1 |
9 |
1 |
2 |
1 |
1 |
0 |
|
对照组 |
6 |
44 |
29 |
13 |
17 |
|
8 |
|
1 |
|
1 |
|
第二层 |
实验组 |
10 |
42 |
39 |
11 |
21 |
1 |
6 |
-1 |
0 |
0 |
0 |
-1 |
|
对照组 |
9 |
45 |
36 |
11 |
20 |
|
7 |
|
0 |
|
1 |
|
第三层 |
实验组 |
13 |
39 |
45 |
7 |
25 |
-1 |
3 |
-1 |
0 |
0 |
0 |
0 |
|
对照组 |
12 |
41 |
43 |
7 |
26 |
|
4 |
|
0 |
|
0 |
|
( 差值:实验组与对照组之差 P>0.05 )
3.2 研究教材的同时,重视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各层次合理的教学目标。如对“第一层”的学生,充分满足他们旺盛的学习愿望,提高要求,注重技、战术配合的教学;对“第二层”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简单的技、战术配合为主;对“第三层”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适当降低学习要求,以带球、传接球练习为主。这样,三层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大家都朝着各自的目标去努力、拼搏、提高,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3.3 实验组各层安排一个小组长(层长),各小组长根据教师制定的课时目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小组的教案,教师再作必要的指点与修改。为了保证各小组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小组长的培养工作不容忽视。我们的做法是将他们放入校足球队或足球课外兴趣小组中,进行比较正规的培训。此外,给他们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以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
3.4 每节课由教师统一带做准备活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及常见错误。之后,由各组长带领到指定场地,根据各层的“教案”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为了巩固每节课所学内容,可在课结束前留一定机动时间,各小组着重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组内教学比赛。这样,新学内容既得到了巩固,又得以应用和发挥,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此外,教师可抓住时机,培养一部分学生的解说、裁判、临场指挥、技术分析等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 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学期末我们再一次组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应的三个层次分别进行三场比赛,得到每个层次平均每场的技术部分运用、基础配合统计表(见表2-表4)。
4.1 由表2可知,经过一个学期的足球课学习,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传接球技术都有所提高。
表2 期末两个组平均每场比赛传接球技术统计表
|
|
传接球失误次数 |
失误率(%) |
成功次数 |
成功率(%) |
P |
第一层 |
实验组 |
2 |
2.47 |
79 |
97.53 |
<0.05 |
|
对照组 |
6 |
10.53 |
51 |
89.47 |
|
第二层 |
实验组 |
2 |
2.9 |
67 |
97.1 |
<0.05 |
|
对照组 |
7 |
12.5 |
49 |
87.5 |
|
第三层 |
实验组 |
3 |
4.69 |
61 |
93.31 |
<0.05 |
|
对照组 |
10 |
16.67 |
50 |
83.33 |
|
而统计结果P<0.05说明,两个组学生的传球失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组三个层次学生的传接球技术远远好于对照组三个层次学生的传接球技术。此外,这三层学生期末与期初的射门命中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5,说明 “分层次”教学法对学生的传接球技术学习有比较好的效果。
4.2 由表3的统计结果可知,两组三个层次学生的射门命中率都有所提高,相比之下,实验组提高
表3 期末两个组平均每场比赛射门技术统计表
|
|
射失球 |
射中球 |
命中率(%) |
P |
第一层 |
实验组 |
16 |
20 |
55.56 |
<0.01 |
|
对照组 |
30 |
14 |
31.82 |
|
第二层 |
实验组 |
35 |
13 |
27.08 |
|
|
对照组 |
36 |
11 |
23.4 |
|
第三层 |
实验组 |
26 |
13 |
33.33 |
<0.05 |
|
对照组 |
41 |
8 |
16.33 |
|
的幅度更大。尤其是实验组第一层、第三层的学生,与对照组对应层学生相比,射门技术有显著性提高。由此也可以说明,“分层次”教学法更适于班级“两头”学生进行射门技术的学习。
4.3 通过对两个组的各种差值进行比较(见表4),发现实验组各项提高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提高的
表4 期末两个组平均每场比赛其它技术及基础配合统计表
|
|
技术部分应用 |
基础配合 | ||||||
|
|
运球失误 |
差值 |
抢断 |
差值 |
掩护 |
差值 |
传切 |
差值 |
第一层 |
实验组 |
3 |
-2 |
12 |
3 |
5 |
2 |
6 |
3 |
|
对照组 |
5 |
|
9 |
|
3 |
|
3 |
|
第二层 |
实验组 |
5 |
-2 |
9 |
2 |
4 |
2 |
3 |
2 |
|
对照组 |
7 |
|
7 |
|
2 |
|
1 |
|
第三层 |
实验组 |
6 |
-5 |
8 |
2 |
4 |
1 |
2 |
2 |
|
对照组 |
11 |
|
6 |
|
3 |
|
0 |
|
程度。说明实验组学生的运球技术掌握得较好,失误减少明显,并且增多了进攻射门机会;此外,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基础配合进行练习、比赛。可见,“分层次”教学法对学生掌握足球的各种技术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5 结论
5.1从两个组技术部分运用和基础配合的比较结果来看,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组,无论在技术部分运用还是在基础配合方面,均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
5.2“分层次”进行足球教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与要求:基础水平好的学生能“吃得饱”,基础水平差的学生能“吃得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3由于分层教学采用的是“小团体”授课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组织教学时间,增加了练习次数,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5.4每节课留有一定的机动时间用于小组内教学比赛,既使新学知识得到巩固,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5.5让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并由学生组织上课,既锻炼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界屋太一.智能价值革命PHP研究所,1985
2. 神崎要.教育与法的抉择.法律文化社,1995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周兵.体育与人的现代化.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