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上海市“黄浦杯”班主任案例一等奖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14

你说怎么办?

 

田林三中 陈旭栋

 

郑同学把当天该交的重要表格忘记在家里,致使全班的表格因只缺他一份而无法收齐上交。当负责收表格的学生向我说明情况后,我立刻把他叫到办公室问清楚原因。“忘记了”这三个字是他的全部回答,没有任何其他理由,也没有任何表情,我甚至发现,负责收表格的同学比他更着急,好像是她没带一样。

郑同学在班级里一直是个“老顽固”,每次带作业或者饭钱等,他十有八九都会忘记,而且也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所以每次都让我“恨”的痒痒的。正当我准备对他进行长篇教育时,他突然问我:“老师,你说怎么办吧?”说话的语气中带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不屑。可是他这样一问,却把我的思维打开了。“你说怎么办?”我反问他。

“我现在回家拿,半个小时就能拿来了。”似乎他早就想好了。

“那你是让收表格的同学等你半小时?”

他突然一愣,也许他根本就没想到我会这么反问他,以为拿来了就完事了,我趁他犹豫之际接着说到:“收表格的同学她又没做错什么事,为什么要她等到那么晚呢?那不就变成你犯下的错让她一起承担了吗?”

老师你说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笑着回答。

他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但显然比较震惊。

“你没带表格,让班级受到牵连,”我接着说“可是你为什么不自己想办法,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呢?而是让老师来想出办法帮你解决呢?做错事的不是我,为什么我要替你想办法呢?”我的一连串反问让他觉得有点不知所措。他一连说了好多办法,但都要牵涉到其他同学,所以被我一一否定。最后他说:“那我明天把表格带来,作为补偿,明天的饭钱由我来收。”这句话正中我下怀,我马上答应下来。

第二天,他果然认真的收起钱来,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不仅把交钱人的名字都写好,还做好了找零记录,并记下了大面值纸币的号码以防假币。但是钱却一直没交到财务处,原因是财务室一直没人,他拿着“巨款”却不知何时能交,又碰巧那天下午学校组织看电影,如果不赶快上交,那很难预料外出回来后这笔钱款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的提出想法:把钱带着去看电影,把钱放在我办公室等等,但都被我以不安全为理由拒绝。直到最后,经过不断的“跑腿”,终于找到了财务老师,把钱全部交齐了。这时我把他找来,然后问他:“感觉如何?”

“我都快急死了!”他如释重负的说“还好后来找到老师了。”

“如果今天有一个同学没带钱,你说怎么办?”我顺势问道。

“……”他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快回去上课吧!”我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这时说一些教育他的话,他肯定能听的进去,但是我没那么做,因为我相信他已经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了,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在此之前,郑同学有过很多类似的情况:作业忘记、饭钱忘带、通知回执忘记签名等等,基本上属于“屡教不改”的典型。每次我费尽口舌,但效果不佳。这次,我本也想使用一贯的教育方法,但郑同学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说怎么办?让班主任想办法,我立刻有一种感觉,他一直有这样的毛病,不是因为他不放在心上,这其中固然有责任心不够强的因素,但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管他犯了什么错,总有人会替他想办法来解决,而他只要执行就可以了。长久以往,在他的心里必定有一种“依靠”的感受,一种“有人会帮我解决的”想法在他的心里慢慢的扎根下来,所以才会有类似于“不在乎”、“无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等现象表现出来。而这次,我让他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并在这些方法中否定了我以前一直长用的方法,如回家拿,让家长送来等等,用“自己该负的责任,不应该让别人来承担”作掩护,成功的把他“逼”到了悬崖边上。在十分无助的情况下,郑同学开始表现出畏难和慌张的情绪,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的成功在于弥补过失的方法上,我利用“亲身经历的事往往印象深刻”这一原理,让郑同学有一个换位体验的过程,先是换位为班主任,站在我的立场上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是换位为收本子的同学,体验收本子的不容易。在整个过程中,他所表现出来的慌张、无奈、急躁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因为让他自己不依赖别人想办法,所以他表现出“慌张”;因为想出的很多办法都不被认可,所以他“无奈”;又因为体会到了收“作业”中他所想象不到的难处,所以他开始“急躁”。而这些又正好与“无所谓”的态度截然相反。在此之前,他是一个任性、自负的大男孩,他接受的是正确但效果不佳的言语教育,却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教育,这是成功的第二步。第三步在于,我没有立刻乘机对他进行一番言语教育,而是让他独自回教室,在自己的世界里反思。这同样是一种换位,不同之处是我体会了他在心灵受到震荡之后的感受,如果我再一次用言语相加,恐怕又回到了以前的那种方式,而为他保留空间和适当的“面子”,这对于“任性、自负”的郑同学来说,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做“同感”[1]的东西。他是指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同感应使人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感受犹如亲身体验一样。有的时候班主任的话有道理也很正确,但学生却听不进去,因为学生本身没有同样的感受,就像一个人没有从悬崖边爬上来就不会体验到死亡的恐惧一样,没有自身的体验,再多的道理只是白费。据一项对沟通的研究表明:沟通的总体效果中言语只占7 %[2]。也就是说,光是和学生说道理,他能够听进去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同感就不同,高级同感[3]要求找出“言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在这件小事中,我看出了收表格女生的为难,但是“他”却没感受到,而我之后做的,只是让他拥有与该女生相同的感受。事实证明,拥有相同的经历后,他开始明白别人的处境,虽然没有语言表达,但却能感受到他心灵上的撞击。我们通常会因为一些事引发感慨,那是因为引起了心中的共鸣,这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同感。如果能够将这一手法运用在教育学生上,相信会是事半功倍的。

 

注释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信息的总效果=7%言词+38%语调+55%面部表情。

[3] 刘华山,《心理辅导中的支持与挑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