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许倢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1-04-18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后实践作业的有效性

  许倢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这就告诉我们,学生认知能力、情感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一堂课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付诸行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靠一二节课就能够完成的。每节40分钟的思想品德课只是给学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让学生明白了道德观点和准则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并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在课堂上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只能在上课最后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设计合适的作业方式,把思品课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只有通过反复不断地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后组织学生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实习”,开展行为课外实践作业,以巩固和检验课堂上所学知识,变知识为能力,真正使学生把所学的道理外化为行为。

课后的实践作业要求教师的职责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教师扮演起管理、关注、评价的角色。由于存在额外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的职业精神与奉献精神,事实上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我们选择了做教师,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对于课后作业,教师千万不能随意布置,过后却不问也不管,这样不但有损教师的威信与诚信,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对思品课的重视程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课后作业往往涉及“怎样做”的环节,内容很广泛,学生操作时很难面面俱到,时间也不允许。例如:消除身边安全隐患的课后活动,有些安全隐患是学生无法解决的,那就需教师来定一个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学校小卖部的安全隐患。总之,课后活动需要教师多指导,多监督、多检查,要防止课后延伸活动留于形式。

课后的实践做业主要指围绕实践行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课外延伸活动,例如小调查、小比赛、小采访等。如八年级第二课后“说说做做园地”:设计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我在下课前留出五、六分钟时间和学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例如:“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等。通过欣赏与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设计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以道理说服人;以情感打动人;语言要流畅、优美、具有感召力。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课后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还可以回家与家长商量,试着写出几条公益广告。等学生把广告语设计完成以后,我在上新课前留出五、六分钟时间进行交流、进行评比。教师还可以把优秀的作品课后贴在教室或走廊里展示,这既是对学生创作设计广告语的肯定,也是对保护环境观念的宣传。对于课后、校外的学生实践作业,一定要保证时间(课时)予以总结或反馈,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活动的重视,同时也能起到开展活动的真正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如七年级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快乐处方,在课中学生交流父母的烦恼、课后学生组长统计整理归类出烦恼清单后,我又用一节课时间去分析清单中频率最高的令爸爸妈妈烦恼的原因,在师生讨论中试着开出给父母的快乐处方,在课后要求学生在行为上落实处方的要求。也可设计不同的场景让学生模拟表演,从中让学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培养爱家人的情感。有些课后实践作业虽然教材中没有,但老师可以结合专题教育予以充分拓展,扩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如七年级第四课关于家庭的安全隐患、八年级第九课学会自救自助,这些教学内容可充分渗透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实践活动。我设计的课后实践作业是:我们身边安全隐患的小调查。就把安全隐患的范围从家庭扩展到社区、扩展到学校,要求学生拍照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每个小组的调查报告经我筛选后,拿出优秀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有盲道上的安全隐患、马路食品的安全隐患、小区健身设施的安全隐患……有些隐患连成人也往往会忽视,而从学生眼中看出的身边隐患真是包罗万象。在展示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金点子”——为消除安全隐患提建议,当然有些安全隐患的解决超出我们学生的能力范围,那我就选出一个安全隐患:学校小卖部拥挤不堪的现象。让学生课后分组写建议,最后让班长汇总建议提交给大队部。在假期,学校对小卖部立刻进行了整改,学生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实践活动有了结果,就更乐意主动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去了。

课后作业活动的分组也是按照课外实践活动组的形式来进行的。需要一提的是有时课后活动作业时间较长,例如身边安全隐患的小调查,从分组布置要求到每小组多媒体制作展示,前后近半个多月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与各小组小组长多联系,关心各小组活动的进程,同时也督促小组长带领其组员按时完成活动报告。由于分组中各小组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活动能力强,有的相对较弱,而教材中课后实践活动的要求又往往较高,因此对于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自由分组中,对于好中差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要有意地提倡“均衡化”,尽量避免分组过程中出现“弱弱组合”,如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干预。

课后实践作业是有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一般耗时较长,本周布置的活动,学生反馈往往是在下周,甚至时间更长,学生的课余时间、关注程度都是有限的,所以一学期开展的课后活动作业以23次为宜。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实践与探究”大多是属于课后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家庭、学校、社区的实际情况,对活动作调整、增补,力争使每个单元的实践活动能顺利开展,真正起到其实践探究的作用。

各类学生课后实践作业完成后,教师要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地做出评价与打分。否则,学生活动质量就会失去保障。现在记录学生成绩状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在思想品德一栏中,就有实践活动的评分,而对学生活动评价的等第正好与之结合。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教师的评价制度可以灵活多变。有些实践作业是全体学生都应参加的,这类活动的分数是学生的基础分,例如收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料、寻访中国名胜古迹、寻找最佳组合等收集、小调查实践活动。这是每位学生都要参加的,是以课外实践组形式组织的,一段时间活动后每组交一份书面活动资料。由教师和每位组长评分,课代表算出均分记录在册,这成绩代表了一组学生得到的活动分数。组长可根据小组实际活动过程的情况,对本组组员进行减分(事先向教师说明原委)。对于学生实践作业结果的评析,我充分做到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评分。对于在实践作业中特别优秀的活动报告,教师可在课堂上予以表扬,请学生上台交流示范或请其谈出活动成功秘诀,教师在其活动成绩上相应加分,作为奖励。一学期累积下来,每位学生的活动成绩分数就有了,再把分数换成等第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中,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上思品课的结果,老师也可避免在期末凭印象在这一栏中打等第,甚至空白的现象。当然,也许这样老师的工作量会增加,但这正是我们政治老师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