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戴芬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2-08

拓展课的有效选题和有效教学开展

戴芬

之所以想到“学说上海话”这个拓展课题,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一是现在学生对于上海话普遍是哑巴——会听不会说,即使会说,也是不伦不类的口音,一些方言特色浓郁的词语,更是不解其意。

二是由于现在的孩子没有弄堂生活经历,直观上缺乏了解,感情上更难体验到弄堂生活背后的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点。

基于上述两点,在拓展课选题时,我很快想到了这一课题。想借此机会,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孩子,多了解这个城市独特的语言;更想让他们能通过对语言的了解,从而了解上海城市文化、人文特点。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我先带着学生从回忆熟悉的上海童谣入手。这些孩子,很多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哼着童谣带大的,所以“炒好黄豆翻跟斗”、“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辣子开会喽!” 、“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蒲桃四斤壳”……这些童谣深埋在记忆深处,一旦重新唱起,倒也很能勾起他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感慨。

接下来的课时,我主要是带着学生一起“从上海方言中常用词语看上海人”,“从上海方言中独特的洋泾浜话中看上海这座城市的演变”。比如捣糨糊——不懂装懂是捣糨糊,懂装不懂是捣彩色糨糊,而难得糊涂是正宗的捣糨糊;轧闹猛——上海人喜好轧闹猛可能是以前物资紧缺紧俏商品都要排队的后遗症;周立波讲的“朋友,侬是模子”是赞许你办事行、厉害,但是“打桩模子”就不怎么样了,这个人是个“大模子”就更与办事能力无关了。“不要太。。。喔”,“伊格人门槛勿要太精哦”,到底是精还是不精,赞你、损你,都还拐个弯和你“搞脑子”。学生终于知道,原来门槛精是中西混搭—英语"猴子"加上汉语词根""mongky+精;了解了上海寸土寸金,所以有“螺狮壳里做道场”这样具有迷你色彩的语言特色……

从选题到教学开展,意在让学生从方言特色中去窥探上海人的性格特点、生活特点。从方言中更多地了解城市文化,才能更贴近这座城市。而实际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对城市文化有了浓郁的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