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心理与健康2017年第2期

发布人: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8-12-17

心理与健康

 

2017年第1

 

田林网块资料协作组

 

目录:

 

 

 

1、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故事的合理运用探微 

2、关注初中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30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4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

 

5变一变、激一激、改一改

 

6“六个一”打开学生心门

 

7主观生活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8引导学生摆脱“自我中心”

 

 

 

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故事的合理运用探微

 

林燕卿(晋江市南湾中学)

 

【概要】

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心理健康课,而心理健康课堂要想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发展可以合理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本文介绍了故事法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从三方面阐述了故事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介绍了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故事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堂;故事教学;合理运用;初中生

 

【附原文】

我国教育事业正在发生改革,中小学学校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方式不能只采用板书模式,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而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其中,将故事穿插到课堂中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故事,最后总结出相应的思想,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在趣味性的故事中快乐学习,并从中感悟到中心思想,学会如何应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故事运用进课堂给予了学生相应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予了思考和讨论空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一、故事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将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新兴的教学趋势,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聚精会神的听讲,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上去。教师在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学时,应该将重要思想贯穿其中,这样就可以做到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顺便记住主旨思想,各项能力也能逐渐培养起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博得学生关注,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课堂所讲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1.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在故事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态度的培养,态度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态度,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有了成功的条件。在初中学习中学生要保持积极参与、敢于表达、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负责组织课堂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当然,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合理安排课堂学习时间,改变课堂学习紧张的气氛。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并积极引导他们,如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去扮演角色,教师不能强求,可以让这些学生从回答问题开始慢慢锻炼自己,解放天性。对于一些默默无闻的学生,教师要对其有一定的关注,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对于一些爱表现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对其进行责备,打压其学习积极性,应该在循循善诱的同时通过合作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更有成就感。教师课下多和学生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在课上就可以培养适合学生的积极态度。

2.在教学中引入故事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人生价值观,心中有信念、有理想,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这些对学生的将来影响深远。价值观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需要后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故事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找到故事想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树立自己心中正确的价值观,故事教学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这样就使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经验表明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走向成功,所以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中要引领学生学习新思想,让学生不断改正缺点,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挑战困难,积极乐观面对人生,时刻记住自己的理想,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3.在故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将故事教学应用到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美感,学生听故事还能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如这样一个故事,当兵的儿子要回家了,就给父母打电话,说他想要带一个当兵的朋友回家,问父母是否同意,父母说可以,之后儿子又说这个朋友失去了一条胳膊,他想要照顾朋友能否一起生活呢,父母拒绝了,儿子说:“我知道了”,结果第二天有消息传来说儿子自杀了,当父母看到儿子遗体时发现儿子恰好少了一条胳膊。通过这则故事学生内心深处会受到一些冲击。心理健康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转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感、培养集体责任感、义务感、理智感等等。故事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来判断和学习生活中的是与非,培养是非观念,提高认知能力。

三、初中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故事教学的合理运用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注重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一味地追求进度,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师生对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要认真对待,教师在课前要做充足的授课准备,选择和本堂课有关的、精简的几个小故事到教案中,抓住学生在听课时的兴奋点,不断加以改正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中让学生就这几个小故事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引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这种讲故事授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挥,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学生还能做到专注,提高教学效果。

2.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

教师在授课时,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授课时教学方式应该多元化。故事引入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可以让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每个人的心得体会和观点,学生本身也可以学得更多,感悟也会多一点,思想领悟能力会有所提高。教师让学生自拟角色进行表演,让参与者真真正正可以进入到角色中,观看的学生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近距离接触到、感受到故事,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感情上的冲击,心理健康受到良好的诱导和影响。在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同时,课堂气氛不再像往常一样低沉,教师的提问也有了回应,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感悟人生,教学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单单依靠教师在黑板上自导自演,学生是无法学到心里的,只有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及时做出思考和回应,只有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教师要观察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然后采用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备课工作,查找相关资料,将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小故事应用在课堂上,课上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有想法的学生可以带动不学习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就故事本身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和感悟,让课堂充满学习氛围。

四、结语

运用故事趣味性强和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的优势,将故事引入初中心理健康课堂,在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很多故事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在故事教学模式中还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总而言之,初中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今后的心理影响至关重要,教学方式改革后,“故事教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应用广泛,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感悟思想,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贾荣利.情境体验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2.

[2]严小玲.聆听解读故事感悟体验人生:“故事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与案例解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10.

[3]鲁博.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林燕卿(1987—),福建晋江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自:《教学研究》2016年第7

(责任编辑:马海敏)

 

关注初中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中学伍雪容

 

【概要】

中学时期由于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人生过渡期,成人和儿童的几乎所有需要与欲望兼备于一身。可是他们既没有学会成人满足需要的成熟能力和方法,应关注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关注无助学生的挫折;尽可能避免羞辱文化。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现象;挫折;羞辱

 

【附原文】

因为本人担任的学科《思想品德》不用中考的缘故,也因为初中思品课程是生活化的编写,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目的是培养好公民,不强调知识的灌输,不必纠结于概念的解读。所以学生还是愿意对我打开心扉,但在学生小心翼翼推开心窗的一刹那,我分明看到了一种无助,难过会顿时弥漫心头,时时思考着教育者该如何面对这群无助者。

1应关注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习得性无助现象是指动物界或人类在多次挑战艰难险阻

不能成功而导致的悲观失望,从而过着一蹶不振、听天由命的无助、沮丧、惨淡生活。不管是人或动物,活在世上会遇到无数的艰难挑战和考验,正所谓适者生存,每个生命个体都应该储存一些应对艰难时世的心理能量,也就是生活的坚强内心和气场。但现实是残酷的,不是付出了、奋斗了就能看到光明。相当一部分人,在苦苦奋斗后,心理能量都已消耗殆尽,却依然漫漫长夜,离黎明的距离仍旧遥远,生活仍旧穷厄潦倒。赤裸裸的生活给他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悲观失望,无数次的抗争、失望和无助使她失去了再度奋斗的勇气,唯有黯淡地接受生活安排的一切,逆来顺受,直至生命的终结。对这样深陷习得性无助的人常常嘴边挂着的是这就是命。或许这就是无助的宿命论。我在所任教的9个班中,有一个班就是整体习得性无助

童期,彼此天真烂漫,两小无猜,可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彼此长大了,都坚守一个,这给人际交往蒙上一层窗纸,易使人产生交际挫折———孤独失落感。青春发育方面的挫折。由于青春期性心理的迅速发育,价值性教育的滞后,易使人产生性神秘感及力求破译这种神秘的欲望,然而却有许多来自自身和社会、家庭、学校方面的压力,使中学生不能轻易地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这也易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家庭方面引起的挫折。如家长对自己的态度,个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都有可能使之陷入苦恼中;家庭方面引起的变故,如父母离婚、父母下岗、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受到意外伤害等,都有可能使他们陷入逆境。这是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客观因素。再如,从小学到中学课程和内容明显增加,难度变大,使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任课教师增多,学生干部自主性增大,似乎带来了一种小学时对班主任依赖感的失落,等等。班级气氛薄弱,人际关系失调,集体生活冷谈,娱乐氛围和体育活动开展不足,等等,都会给中学生带来心理挫折。

这个班自从进入初中以来,每次考试综合排名总是倒数第一,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真正读书的学生不到十个,所以班风不好,不管哪个老师的课,课堂总是乱糟糟的,没几个学生在听课,更不要说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了。每次的成绩垫底,慢慢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洗刷不掉的标记,老师焦急、沮丧,学生却懒散的像盘沙,不再努力,似乎荣誉是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干。学习上是这样,其他方面如运动会、黑板报比赛、歌咏比赛等等,这个班整体自认为不如他班,也自动放弃。在机会面前,熟视无睹,自暴自弃。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得到友善的温暖随着每次考试的垫底而渐行渐低。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班很差。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老师,我很想改变这个班的状况,终于有一个机会,区里有一个思想品德学科的评比,我让这班的学生回家和父母照一张生活照作为参评资料,结果竟没有一个学生去做这件事,有学生说:“老师你叫其他班去做吧。我对学生说:“我想给你们一个露露脸的机会,其他班已经录过录像课,拿奖了,老师想让你班同学也拿奖,体验下成功的喜悦。但最终,这班学生还是集体放弃,连班里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在集体习得性无助中毫无自信和荣誉感。

2关注无助学生的挫折

中学时期由于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人生过渡期,成人和儿童的几乎所有需要与欲望兼备于一身。可是他们既没有学会成人满足需要的成熟能力和方法,又仍未摆脱儿童期那种直来直去地满足需要的稚气方法,因此,多层次多方位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能力和水平低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剪刀差,再加上社会环境的限制便使中学生产生了许多诸如烦恼、忧虑、愤怒、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如:交际———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小学是儿童期,彼此天真烂漫,两小无猜,可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彼此长大了,都坚守一个,这给人际交往蒙上一层窗纸,易使人产生交际挫折———孤独失落感。青春发育方面的挫折。由于青春期性心理的迅速发育,价值性教育的滞后,易使人产生性神秘感及力求破译这种神秘的欲望,然而却有许多来自自身和社会、家庭、学校方面的压力,使中学生不能轻易地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者也易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家庭方面引起的挫折。如家长对自己的态度,个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都有可能使之陷入苦恼中;家庭方面引起的变故,如父母离婚、父母下岗、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受到意外伤害等,都有可能使他们陷入逆境。这是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客观因素。再如,从小学到中学课程和内容明显增加,难度变大,使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任课教师增多,学生干部自主性增大,似乎带来了一种小学时对班主任依赖感的失落,等等。班级气氛薄弱,人际关系失调,集体生活冷谈,娱乐氛围和体育活动开展不足,等等,都会给中学生带来心理挫折。

3尽可能避免羞辱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奉行师道尊严、家长权威。在家庭教育中,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是疼、骂是爱。学校教育中,恪守的是严师出高徒。从没人将此视为一种羞辱。而在羞辱文化普遍存在的中国社会,敏感、胆小、好动的孩子基本上是家长和老师苦恼的前三名。从小孩的成长过程来看,这些特点本身都是优点:敏感的孩子有艺术气质和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胆小的孩子懂得辨别危险,逻辑性强;好动的孩子体力充沛,富有行动力和勇气。而这些特点被权威评价体系判定为应该矫正的缺点。在中国主流价值观里的完美儿童形象,就是可以愉快地接受各种有可能的羞辱:忍受老师严厉的批评,忍受家长的严刑酷打和辱骂。有小孩这样描述父母的暴打:男女单打之后是男女混合双打。

实践表明,羞辱从不会让孩子进步,反而会让孩子压自我,严重妨碍孩子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压抑从来不是一种幸福的状态。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精彩之处。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包括人格的完善、身体的健康、心智的健全等许多方面。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成人能不能给予多一些欣赏和友善的鼓励?

摘自:《中华少年》2016年第9

(责任编辑:李康

0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韩雪 张珊珊 冯春莹 

 

【概要】

以辽宁省公立学校的18个班级选取了747名被试其中男性303名女性434名采用了SCL-90。研究发现:(1)34%的高中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2)高一高二学生在焦虑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高一明显高于高二。(3)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

 

【附原文】

高中时期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的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到学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以后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展开的。

一、对象和方法

()对象

选取辽宁省沈阳市、本溪市、阜新市三个地区的三所中学800名收回有效问卷764份,有效回收问卷750份有效回收率93.5%。其中男生303人女生447;高一385人高二365人。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采用1-5级评分。该量表本次使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0

()数据处理

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如表134%的高中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8%的高中生存在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57%的高中生不存在心理问题。

1: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分布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在心理健康状况十个因子中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情绪不稳定因素中高一的整体水平高于高二;高一高二学生在焦虑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2: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高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为因变量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3可知高中男生和女生在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

3: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三、讨论

()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有43%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结果高于国内外有关中学生的研究结果。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现阶段高中学的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有关。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分析

本研究显示高一年级学生焦虑情况与高二年级学生成显著性差异。这与毛莉婷、陈加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形成的原因可能是高一为入学的第一年新的环境、新的课程安排、新的朋友等因素都会引起高一学生焦虑的情绪。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研究在学习压力、偏执、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因子中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00后的高中生男生在说由于男生的心理发展要比同年级的女生发展的晚所以面临压力时排解的能力要比女生弱。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关注高中男生的心理状况。

四、结论

1.针对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进行心理辅导结合心理咨询技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对初入学的学生老师要做到积极的关注并给予恰当的建议。

3.针对男同学的人际紧张与敏感、情绪不稳定、偏执、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方面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杨邓红.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2):165-167.

[2]方奕代祺王薇.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5):44-48.

[3]高登峰.大学生学习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4]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7):788-789.

摘自:《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0

(责任编辑:邓俊)

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

江苏省启东中学  王丽芬

 

【概要】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 二者是并列关系, 不是隶属关系, 而是一种“交集”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附原文】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促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可以说德育属于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思想品德培育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最终养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他们的实际心理状况出发,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从而确保青少年最终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性

首先,两者的具体目标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有效地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以便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其核心问题是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工作重点在学生心理的矫正、调适与发展上,以达到帮助学生维护健康心理、优化心理素质、发挥个人潜能的目的。而德育主要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符合一定阶级利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再次,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智力训练、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而我国传统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工作不能解决强迫症、焦虑症、性心理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直接解决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及政治立场等问题。以上这些区别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两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都着眼于人的幸福生活,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德育偏重于将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想以及道德规范逐步转变为个体的思想认识与道德品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从实施手段上来说,两种教育方式都必须贯彻落实差异性、主体性以及发展性的基本原则。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既强调社会功能,又强调个体价值的活动,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确保青少年能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推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旨在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丰富德育的基本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应用到德育过程中,从而让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都能够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手段。

过去的德育手段主要是说服教育和灌输批评,一般是源于社会要求的外在影响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引入,能够让德育工作更加深入,能够更进一步地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2]。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逐渐优化和改善中学生心理素质时也会让学生的外在行为习惯有所改善,让他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以及伦理道德更加贴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其自身不同的侧重点,但双方之间都是针对学生的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四、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路径

(一)在实施方法上应保持共用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主体发展性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并且严守保密的原则,以平等、朋友式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关系,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对他人的信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主要采用疏导、自由联想、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即教师的助人最终是为了学生的自助

传统德育由于理念与方法的落后,常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容易引起中学生的抵触情绪,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生道德生活的主体性地位,抑制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而,德育要寻求出路必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化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更加平等的沟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验、感悟,把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于心,成为自觉的行动。

在工作方法上,有些思想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借用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疏导。而且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引起的,很容易走向自负或自卑的极端,而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德育则可以帮助其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导学生坦然正视自我、悦纳自我,促其心智健康、人格健全。

(二)采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德育模式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当属生活化德育、欣赏型德育、体验式德育[3],但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不是德育课堂教学,两者虽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但在内容表达、组织形式、考核评价上却各有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结合学科特色,从学生实际出发来探索德育课教学模式。

所谓活动体验,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对个人的自我觉察和经验检验。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体验教学的关键词就是体验、环境、实践和经历。活动体验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在戴维·库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启发下,以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中职学校的特色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指教师依据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围绕德育教育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受,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并内化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的课堂模式。

(三)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双向融合并非是将二者等同起来,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道德问题心理化或心理问题道德化都是不科学的。德育更加倾向于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掌握二者之间的侧重点,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从中学生思想发展与心理形成规律出发,对于思想道德认识与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引起的矛盾,应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有效的思想引导,帮助中学生摆脱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认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能够共同发挥出其功能,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4]。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育工作中,推进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融合能够促进学校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为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柯晓军,王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J.华夏教师,2017,(2:17.2]王建斌.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92.3]黄涛.心理健康视角下中职生德育工作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6,7:42-44,48.

4]肖志坚.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J.中国培训,2016,(10):60,163.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15

(责任编辑:邓俊)

变一变、激一激、改一改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蓝小琴

 

【概要】

敌对情绪是消极情绪的极端表现,它是指在由于挫折而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敌视、对抗态度。初中男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低,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他人产生敌对情绪。

 

【关键词】敌对情绪;青春期;改变;激发

【附原文】

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是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积极的情绪使人精神愉悦,人际关系融洽,学习、工作都能保持较高的效率;消极的情绪常常使人表现出紧张、抑郁、沮丧、暴躁不安,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敌对情绪就是消极情绪的极端表现,它是指个体在由于挫折而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敌视对抗态度。

一、事件回放

“你凭什么骂我?你以后什么资格骂我?你是我的谁?”刚走进办公室,就听到了这样大声的叫嚣。说话的主人公是隔壁班学生小俊,只见他面红耳赤,大声喘着粗气,像只场上斗红了眼的公鸡般两眼怒视着对面的老师。

我明确告诉你,我是你班主任!你上科学课嚼口香糖,其他同学都证明你上课确实在嚼口香糖,你自己也承认了,还当着同学的面老师顶嘴,让你当面向科学老师道歉,你还说你不乐意。你这样,老师当然要批评你。做错了事情,还这么理直气壮,冲老师大呼小叫,要骂的就是你。小俊的话显然惹恼了本来想找她了解情况,并想对他进行思想教育的老师。

小俊的班主任是一个非常温柔而有爱心的老师,她的耐性一直是作为同事的我所佩服的。今天之所以让她也发这么大的火,我知道一定是小俊之前的大声叫嚣触及了她的底线。我非常理解班主任的苦口婆心,或许方式有点不合适,但出发点终归是好的。我知道,这样的时刻对于小俊老师来说,都是非常不利于继续说下去的。于是,和办公室的老师分头去劝,我把小俊带到了操场上,没说别的话,只是让他陪我走走路。几圈走下来,小俊的情绪开始趋于稳定,涨红的脸慢慢消退,不再穿着粗气了。这时,上课铃响了,小俊和我说“老师,上课了,我可不可以去上课?”刚好接下来一节我也有课,我就让他先回教室了,望着他一蹦一跳的背影,陷入沉思…….

二、细究成因

孩子的问题一般都是从小的行为问题或学业问题慢慢积累而来的,是孩子遇到挫折,或在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下形成的。小俊的问题行为成因,很大程度上来源家庭本身。

因为一直是隔壁班,对小俊的情况我也有所了解,孩子老师也常常和我探讨关于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小俊是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小俊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常回家,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参与少,及时发现问题也是非打即骂。妈妈耐受性较弱。家庭教育以妈妈为主。小俊还有一个弟弟,妈妈平时要带弟弟,还要上班,因为生活压力大,加上其性格所致,难免情绪不稳定。忙起来的时候无暇顾及小俊,想到管的时候对小俊要求也是很严格。有时候生气起来,一激动也以大骂为主,小俊爸爸平时不管,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差,自控力差,却对小俊妈妈颇有怨言,认为是小俊妈妈没有管教好。

三、调整策略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在呼唤爱。”放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最需要爱的时候。小俊的问题行为恰恰是他恐惧和无力的行为表达,召唤者我们去静心地聆听,去给予足够的支持,帮助孩子重新展现可爱本真的风采。虽然从表面上看,有敌对情绪的孩子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痛苦和不安的。他们常常把自已摆在与别人敌对的位置上,心理上难免有孤独、寂寞之感,长久下去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1]那么,如何帮助此类问题孩子学会正确调节情绪?采取什么样恰当科学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消除极端情绪呢?

() 变一变,变换师生沟通艺术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互通的主要工具。作为教师,对语言的要求就更深一层,  在进行言传时,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说在学生的心坎上。与学生成功的谈话能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心情愉悦、气氛和谐;但失败的谈话可能会导致一场“口舌之战”,学生和教师情绪对立,有的学生甚至会走向极端。细观小俊老师的谈话,在谈话技巧和艺术性上还是值得探讨的,教师时常打断孩子的诉说,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或直接要求孩子“应该这样”来处理问题。这样的谈话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给学生带去消极的信息,学生会以为老师对他说的话远比他自己要对老师说的话重要,也就不愿意再对老师说什么,甚至一句不乐意会产生更大的冲突。如果小俊老师把原本的“你向信息”  转换成“我向信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谈话,或许就有不一样的效果了

 所谓“我向信息”是将责任置于问题的归属者——教师的内心。这样的信息又称“责任”的信息。比如,小俊老师可以说:“当听到科学老师说班里有同学上课嚼口香糖,作为班主任我很难过,也很自责,没有教会你们怎么去认真对待课堂......现在科学老师对我们班印象不好了,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重新树立咱们班的正面形象....”这种信息的传递避免了“你向信息”中的否定冲击力,它让学生自知、体谅并帮助教师,而不是使学生怨愤或迷惑。  教师之所以要表述这些实质或具体的影响,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或将来的行为可能会给教师制造问题,他便愿意改变行为[2] 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被看成是一个“坏学生”,也都乐意让老师喜欢。然而学生往往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了别人。他们一心只图满足自己的需要,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影响别人,给别人制造了问题。

“我向信息”使学生把老师当作一个真实的常人来看,一个会感到失望、难过、愤怒、恐惧,也有缺点和弱点的真实的常人。“我向信息”也可以增进亲密感,表现出教师是一一个开朗、诚恳、真实的人,是学生可以建立亲切关系的人。建立起师生间亲密互信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我们才能找到对立的原因,寻找和实施调整策略。

()激一激,激发孩子表现欲望

曾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离开了鼓励,孩子不能生存。’”对于有敌对心理的孩子,老师更要多加注意和观察,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想办法激一激,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一旦发现他们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点燃他们向上为善的火种,这不但能化解和消除他们的敌对心理,而且能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以持续下去,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1.引导孩子积极尝试

小俊身强体壮,体育方面非常不错。从体育老师那里了解到情况后,  我与小俊的班主任一起商量,就让小俊当每天跑操的领跑员。因为小俊喊口号的声音响亮,带动了班里所有的孩子,跑操的时候,他们班级的精神一下子振作起来。动作整齐,口号响亮,屡屡被体育组老师作为全校重点表扬班级,还多次作为跑操示范班,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看到小俊的时候,我真诚地上前笑着问:“小俊,你有什么好招啊?也教教我们班的跑操领跑员吧!让我们班下次也被表扬一下小俊不好意思地一笑,说:“也没什么好招数,就是自己跑的时候,脚步踩到节奏,口令或响点!下课,我找你班里的领跑员一起练练。”下课,我真的看到小俊和我班领跑员在走廊的尽头认真地练习着。
2.
强化孩子成就体验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并不准确,这种认识的形成,  主要来自社会标签,也就是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对自我的能力进行定位。著名学者贝克尔曾经说过,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这种社会标签恰当与否,以及能否改变孩子的认识,都会对他们自信心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小俊有体育方面的特长,训练我班的领队效果显著,其他老师也眼红了,纷纷找小俊当教官集训。  正好本学期学校政教处组织了全校性的队列训练,因为每个班的领队都经过小教官的集训了,我们年级在全校会操展示中受到学校领导的大大赞赏。当然,作为年级大功臣的小俊也得到不少表扬。

()改一改,改善孩子关系环境

1.营造宽松氛围,让周边的同学接纳孩子

有敌对情绪的孩子,他们虽然表面上好像什么都无所谓,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进步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他们非常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老师、家长以及同学的关爱和帮助。小俊由于经常发脾气,情绪比较大,同学都不太愿意跟他玩,他感觉自己被孤立了。小俊平时有一些“撕书本作业本”,“拿扫把侵犯师生”“歇斯底里大声叫嚣”等极端行为,其实,他是想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焦虑的情绪,想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从而掩饰自己个性中的某些弱点,想以此逃避某些惩罚或挫折。

知道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作为老师就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其他孩子宽容他,帮助他,陪他玩耍和学习,从而让小俊感受到群体对自己的关心。对于小俊来说,有同学愿意帮助他,让他感受到了被接纳的愉悦。

2.引领家长自省,改善孩子与亲人的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家庭的教育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父母如果经常以惩罚为手段,严厉地对待孩子,孩子往往会没有安全感,长期的拒绝、否认会诱发孩子的焦虑和敌对情绪。孩子在成长中会遭遇种种问题,家长也在不断地接受挑战。这要求家长不仅要多关注,而且要有智慧。一个合格的家长不是与生俱来的,成为智慧家长更需要不断学习,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建议。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就承担着这样的角色。亲子关系是造成小俊极端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小俊的家庭关系环境至关重要。

趁着学校年级组开家长会的机会,我和小俊的班主任一起找小俊的妈妈谈了话。她体会到学校老师对她孩子的用心,也表示自己愿意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会努力改善家庭内部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我们给小俊的妈妈介绍了一些家教和情绪管控类书籍,让她意识到痛苦情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不要期待通过别人的改变来改变自己,要自己学会承受自己内心的痛苦,试着做自己最好的朋友,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不让负面的情绪去影响问题的解决。同时,我们也给小俊的爸爸推荐了《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父母亲密关系影响孩子一生性格》等书籍,让他意识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孩子母亲一个人身上是不对的,小俊需要从爸爸身上汲取男子汉的力量。或许,  学校老师推荐的书籍起到作用了吧,不仅小俊脸上的笑容多了,在校门口接孩子的小俊妈妈笑容也多了。虽然我没有教她的孩子任何科目,但是大老远看到我带自己班孩子的路队出校门,小俊的妈都会和我打招呼。

“教师不仅仅在于你有多少知识,教师的强大在于拥有一颗温暖的心去改变别人。”老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而小俊的成长过程也让我领悟到,是小俊在一路带着我们实现专业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遇到的一个个“小俊”,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在孩子心中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不断增进自己的人格魅力,培育健康心理,以阳光的心态去塑造阳光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廖文胜,家长沙龙:推动教师和家长共生共长的研究现场[J].中小学管理,2016 (2): 48-49.

[2]田国秀师生冲突:

我力失衡到权力平衡[J],人民教育,教  2014 (2); 40-43.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32

                                                    (责任编辑:周亦怡)

“六个一”打开学生心门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杨芳

【概要】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用好一间心理咨询室,打开一个悄悄话信箱,用好各类评语卡,用小喜报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价值,用好学生档案记录袋,让学生打开心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途径

【附原文】

一、上好“一课”即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影响他们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我们始终坚守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的主阵地,就学生共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突发问题在心理健康课堂集中培训。让每间教室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老师们开展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情景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学校结合课题研究,由主任每月在班上为全体学生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如以“寻找自信的我”,“劳动最光荣”等为主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品质教育,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开发主题班会的积极开展,根据学校的主题开展活动,老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练习主持,排练文艺节目,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学到了许多心理学小知识。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课老师负责两周一节或三周一节的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活动。由各任教师按照教材要求,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学习活动。对于每一位教育者来说,教学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我们进行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老师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从各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二、用好“一室”即心理咨询室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的特定场所。我校心理教师坚持不定期地开展辅导活动,学生与老师在心语室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交融,从而达到心与心的理解、心与心的共鸣,心理咨询室更是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我曾经和一位学生在心理咨询室认真谈心,了解作为留守儿童的他心里的伤痛,并进行多方努力,和其他老师、托教老师一起,  联系孩子的母亲,请她每周定时与孩子打电话交流,大家共同帮助、关心这个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爱心帮扶,这个孩子的性格慢慢开朗,逐渐变得懂事,在课堂中能慢慢静下心来管好自己,努力学习,有了可喜的进步。

心理辅导教师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咨询室活动的开展坚持立足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打开“一箱”’ 即悄悄话信箱

“悄悄话信箱”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木箱,但在孩子们眼里它是一种信任,更是一个倾吐心里话的地方。悄悄话信箱一周一开箱,一汇总一反馈,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悄悄话信箱,近距离地触摸一颗颗童心。我们鼓励学生用小小的字条向“悄悄话信箱”倾诉“心曲”,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信箱这个绿色通道,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

我曾经教过一位女同学,因学习习惯不好,在学校常受老师的批评,在家也常常遭到父母的责备。她感到生活没有幸福可言,她羡慕别的孩子所拥有的幸福童年,  可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现实,在自卑心理的笼罩下,她决定离家出走,去寻找幸福。出走的前一天,她的思想极为矛盾,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并投人“悄悄话信箱”,我发现了这封让人伤感的来信,及时找到这个学生,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谈,使这个学生的心灵走出了自卑的误区,打消了出走的念头。就孩子的思想现状,我还分别给学生的家长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善待孩子,多发现她身心的闪光点,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家校联系使这个学生的心理障碍逐步消除,学习也有了显著进步。

四、用好“一卡”和各类评语卡(操行评语卡、即时评语卡、学科评语卡、作业评语卡)

小小的卡片,传递着老师们对学生的爱心,老师利用谈心卡和各类评语卡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小卡片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红线,是架设在师生间的桥梁。一个恰如其分的词汇、--句中肯诚挚的嘱咐、一点及时流露的关注、一段意味深长的暗示、一种独特方式的点拨、一份慰藉心田的暖意,如涓涓细流流淌老师们笔下。一位学生收到老师的评语卡后,在日记中写道:“谢谢您对我真诚的教诲。 您的评语又一次给我带来了前进的力量,您那简练而又含有殷切希望的话语,使我感到温暖....”除了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还经常运用“学科评语”“即时评语”“作业评语’,用无声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心理感染,实现教育的心理默契。

“即时评语,即时交流,即时赞赏!”对儿童来说,兴趣和快乐是需要及时享受的。老师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借此机会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办好“一报”即小喜报

老师们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引导下,充分挖掘、放大和迁移学生们的闪光点,用小喜报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良好发展。

小小的喜报上,可以看到多样化的鼓励和表扬。有一月“文明之星”,有“进步之星”  有英语书写比赛奖,有数学口算比赛奖,有体育运动的,有文艺唱歌表演的,有书法的,  有生命安全的.....学生在活动中活跃身心,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老师注重及时鼓励,  利用小喜报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进步。

六、用好“一袋”即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

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与各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是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自主地将成长过程中的相关作品收集起来,通过自己分析、反思及他人的客观评价,认识成长中的优点与不足,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一种评价方式。它的外观朴素,A4大小,学生一学年使用一本册子。

一学期结束,学生在记录袋上留下成长的串串脚印。这本记录袋里分别有自评、互评、师评,我得到的奖章、我最得意的作品、我的遗憾、美好的回忆.....一学年结束,  翻开这本记录袋,就像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自我档案,一件件、一点点,往事历历在目。小学毕业时学生就积累了六年的成长记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老师要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先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心理教育能力,有了较强的心理素质将为我们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插上翅膀。在工作中真正做到育人育到学生的心坎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为学生走向明天的成功之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坚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将愈发显示出强大优势。教师工作身心愉悦,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充满阳光,学生一定会愉快学习,快乐成长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32

                                                    (责任编辑:周亦怡)

主观生活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  罗 佳

 

【概要】主观生活质量指的是个人对重要的需求,目标,愿望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实现的主观评估。主观生活质量可以是对整个生活领域的全面质量评估,也可以是对某一特定生活领域的质量评估。研究证实,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与个体自身人格特质和认知因素有关,同时一些外在的环境因素也会对主观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给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启示,不断促进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成为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之一。

 

【关键词】主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

【附原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问题与疾病的事后干预与治疗上,然而对青少年积极行为的研究显示,只关注心理问题的事先干预的做法对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心理问题发生和发展之前先行培养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这种力量使人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并可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表现,其中主观生活质量正属于我们要努力发展的这类心理力量之一。对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与他们的不良行为间呈显著负相关,青少年低水平的主观生活质量与物质滥用,暴力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1-2],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3],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4]。可见,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关注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

一 概念的提出

关于生活质量的早期研究非常强调生活的各项客观指标,如收入水平,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等,而现在研究者日益关注生活质量的各种主观指标。有观点认为,生活质量是“源于一个人对自己整体生活的当前体验而产生的主观的幸福感受”[5]Frisch[6]给主观质量如此定义,“a person`s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to which his or her most important needs,goals,and wishes have been fulfilled”(主观生活质量指的是个人对重要的需求,目标,愿望实现程度的主观评估)。主观生活质量可以是对各个生活领域的全面评估,也可以是对某一特定生活领域的评估。不难看出,主观生活质量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评价,与个人的认知密切相关。

二 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当前研究者们对成人的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丰富,对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数量和程度远远不及对成人的研究,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可把关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大致分为两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显示,性别,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不会显著影响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而青少年自身的人格特征与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相关。Hubner[7]研究发现,与3-13岁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相关最密切的是儿童的自尊感,内在控制感和外倾性。Fogle,HuebnerLaughlin[8]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焦虑特质,神经质倾向等气质特征与主观生活质量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王胜兴,徐海波和李好兰[9]对少年儿童社交焦虑少年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较差。杨颖,鲁小周和罗思亮[10]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证实,学业成绩对留守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

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者试图探索与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相关的认知因素,其中AshHuebner[11]发现青少年的归因方式是消极事件作用于主观生活质量的中介因素,具体来说,青少年在生活中经常经历消极事件会使其对生活的控制感减弱,倾向于将生活事件进行外控归因,进而主观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Fogle,HuebnerLaughlin[12]对气质和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体验到的自我社会效能感在外倾性与主观生活质量中起到中介作用。

(二)外部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居住环境,背景文化,生活事件等因素与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相关显著。如HomelBurns[13]的早期研究发现,住在住宅区的儿童比邻商业区或工业区居住的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稍高。Sam[14]开展的一项针对背景文化结构影响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显示,生活于单一民族环境中的青少年比生活于多民族杂居环境中的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另外,AshHuebner[15]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与其生活中积极和消极事件的出现频率相关。Fogle,HuebnerLaughlin[16]进一步指出,生活中的积极事件相较于生活中的消极事件能更大地影响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

家庭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来自父母的支持,父母的婚姻状态,父母关系等,都能影响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Huebner[17]的研究表明尽管良好的同伴关系与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呈显著相关,但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与亲子关系的相关程度更高。DewHuebner[18]也发现,父母间的关系比他们自己的外貌和他们对学业的自我评价更能影响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LeungLeung[19]的跨文化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力。周琴,刘晓瑛和宋媛[20]对苏州市某社区8-10岁外来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外来儿童的家庭关系对其主观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胡华,张波和陈云华[21]在研究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家庭关系对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也与他们的校园经历相关。如Huebner,FunkGilman[22]发现,青少年低水平的主观生活质量与他们对学校与教师的消极态度显著相关。Baker[23]的研究显示,对老师与学校怀有积极态度的学生更能体验到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并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期许行为。Baker[23]研究证明,青少年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与其参与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俱乐部活动等)的程度相关。胡华,张均华,梁剑玲[21]研究指出,校园同伴关系对少年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中总体满意度,情感成分和认知万分有显著影响。

三 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对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给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启示,主观生活质量不仅是种结果变量,它也可以作为外部环境与青少年行为之的中介变量而发生作用,因此,不断促进学生主观生活质量既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预防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 对心理评估方式的启示

学校传统的心理评估重在对心理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使用SCL-90量表进行评估),对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为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视角,学校心理工作者应考虑对学生自身积极力量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的评估,其中就包括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测量。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日常测量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信息,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量表作为筛选工具,对处于危机边缘的青少年能起到识别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各类学习问题(如辍学)与健康问题(如抑郁,自杀,呼吸道感染)出现前,个体的主观生活质量都会有所下降。显然,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可人微言轻一种快速诊断工具。因此,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评估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的预防工作方面发挥作用,而且也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提供方向。

(二)对心理干预策略的启示

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以改变青少年人格特质为目标的长期干预是比较困难的,旨在提高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干预策略更切实有效,这种心理干预可采取综合的方法,应体现出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学校,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短期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的消极认知(如外控归因方式,低社会自我效能等),进而改变他们对人生的消极评价。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校内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学生的个人努力对干预过程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家庭的支持对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若能对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则会让干预过程更完整,对学生家长的培训首先是为了帮助家长认识到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影响力,然后帮助他们发展家庭对学生的支持性力量。

(三)对学校环境建设的启示

虽然主观生活质量是一种个人体验,但对它的研究已清楚地显示出生态因素的作用,可见,要改变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和行为不仅要改变学生个人也要改造周围环境。学生若对学校和教师持有积极评价则更能体验到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而且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期许行为,那种只关注改变个体身身而忽视改造周围环境的干预过程明显是有欠缺的,因此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如能更多关注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体验将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学校应以提高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为着眼点,建设积极校园环境,如积极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组织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举办各种校园公益活动等,以增加学生在学校中经历各种积极事件,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是有帮助的。

四 结束语

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仍未全面展开,已有研究也大都限于特殊儿童(如多动症儿童,留守儿童,社交恐惧症儿童等)群体,且数量不多,国外关于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虽不及成人研究,但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青少年高水平的主观生活质量能预测更多的适应行为,与适应功能相关的各种变量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相关。但是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都只是以一次性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变量间彼此相关的方向尚不清晰,需要更多的设计严格的纵向研究对这些问题加以解释。不断促进学生主观生活质量既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预防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学校心理与教育工作者们应从当前研究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当中自觉应用研究成果,对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与改革,最终为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 Zullig K J,Valois R F,Huebner E S,Oeltmann J E,Drane W J.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life satisfaction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1,29;279-288.

[2]陶芳标,黄锟,高铭 合肥地区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评价[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132-136

[3]熊燕,姚树娇 普通中学初三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 中国校医,200412505-507

[4]刘雪珍 农村寄宿小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研究基于环江县4所农村小学的调查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667-70

[5]苗元江,汪静莹,苗心 正念与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7):16-19

[6]Frisch M B. Improving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care through quality of life therapy and assessment. In E.Diener and D.R.Rahtz(Eds.). Advances in quality of life theory and research,Dordrecht,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ress,2000.

[7]Huebner E S.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1,6(2):103-111.

[8]Fogle L M,Huebner E S,Laughlin J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mediation model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373-392

[9]王胜兴,徐海波,李好兰 少年儿童社交焦虑水平与主观生活质量及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临床工程师杂志,20103301-305

[10]杨颖,鲁小周,罗思亮 留守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 集美大学学报,2016923-26

[11]Ash C,Huebner E S. Environmental ev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of adolescents;A test of congnitive mediation [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1,22:320-336.

[12]Fogle L M,Huebner E S,Laughlin J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mediation models [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373-392

[13]Homel R,Burns A.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89.21:133-158

[14]Sam D L. Predicting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adolescents from immigrant families in Norway[J]. Ethnicity & Health,1998,3;5-18

[15]Ash C, Huebner E S. Environmental ev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of adolescents: A test of cognitive mediation [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1,22:320-336.

[16]Fogle L M, Huebner E S, Laughlin J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mediation models [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373-392

[17]Huebner E S.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ldren [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1.6(2):103-111.

[18]Dew T,Huebner E S.Adolescents`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4,33:185-199.

[19]Leung J P,Leung K. Life satisfaction,self-concept,and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in adolescence [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92,21:653-665.

[20]周琴,刘晓瑛,宋媛.苏州市某社区8-10岁外来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江苏预防医学,200997-9.

[21]张均华,梁剑玲.初中生幸福感来源结构及问卷编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8):465-472.

[22]Huebner E S,Funk B A,Gilman R.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unal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J]. Canadia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0,16:53-64.

[23]Baker J A. The social context of school satisfaction among urban,low-income,African-American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8,13:25-43.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17

                                                    (责任编辑:张睿)

 

引导学生摆脱“自我中心”

 

山东省高密市教育局实教中心  李晓玲

【概要】

中学生是段特殊的时期,各种方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学生自我意识一点点的萌芽,诸多问题就将随之而来。例如“自我意识过剩”、“自我中心”等,此时就需要给予学生正确且有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摆脱这一困境。

 

【关键词】青春期、中学生、自我中心、引导

 

【附原文】伴随青春期生理的发育尤其是脑机能的发展,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空前崛起,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己、表现自己,越来越独立自主。然而,伴随自我意识的迅猛发展,中学生也可能因自我意识的扭曲而陷入“自我中心”的误区。

陷入“自我中心”的危害,所谓“自我中心”,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来看待问题,认为自己所关注的也是他人所关注的,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一个人一旦以“自我”为中心了就不可能多方面、多角度、一分为二、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就可能狭隘、偏激、片面、走极端,产生自私、自大、自卑、自恋、自我放纵、自寻烦恼等负面心理和行为。我国实行了较长时间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比较普遍,有些家长难免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自我中心”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因“自我中心”而自私。有的中学生觉得自己长大了,有时难免“自以为是”、极度自私,认为自己有主见了,将自己的情感、观点扩大化、绝对化,总认为自己正确,一味希望别人顺从、满足自己的要求,而不理解别人为什么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不一样,不愿受干涉,甚至表现出逆反行为或报复行为,和别人对着干。

再如因“自我中心”而自负或自卑。有的中学生过于关注自己,把自己作为“主角”自我欣赏,天真地认为别人也把自己当成了“主角”,总是想方设法地出风头、自高自大,以引起别人注意;还有的中学生因过于关注自己而十分敏感,对自身不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或是因心理压力过大而拘谨、缩手缩脚;或是因担心别人笑话自己不够新潮时尚,而在虚荣心的支配下过分讲究穿着打扮,一味追求名牌,打肿脸充胖子;或是对自己长得矮、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问题不能客观理智对待,产生己不如人思想,自信心明显不足,缺乏上进动力。

因“自我中心”而酿成的悲剧并不少见。因打牌发生争执而残忍杀害四名同学的“马加爵案件”曾经震惊全国。专家在分析马加爵的犯罪原因时指出,他的“自我中心”缺陷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忏悔书中,马加爵一点也没有反省是哪些问题导致了同学对他的反感。和同学因打牌发生争执之后,被“自我中心”所驱使,他一味抱怨同学对不起他,而没有想到他是否对不起同学,所以就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地实施了杀人计划,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如何引导学生摆脱“自我中心”,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主要包括对自我特征的认识、对自我情绪情感的体验和对自我意志的调节控制三个方面,它的发展完善是每个人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正常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较好地控制自身情绪、情感,支配意志,逐渐懂得和学会自知、自信、自强、自律,做自己的主人,“我的事情我做主”。

中学生陷入“自我中心”误区的关键原因,就是因为过于关注自己,被“自我中心”所支配、束缚和限制,心胸狭隘,眼界狭窄,目光短浅,不能全面长远、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地自以为是、步入误区。因此,极有必要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摆脱“自我中心”的不利影响,确保身心健康地成才成长。

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是“中心”这个道理。通过组织学生描述“我眼中的别人 (同学、朋友)”、“别人眼中的我”等方式,引导学生“推人于己”、“推己于人”,想想自身是如何看待别人的,进而推理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让学生认识到既然自己没有过分关注别人,那么别人也就不会过分关注自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由无数独立平等的个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的共同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都独立而平等;无论怎么优秀、怎么与众不同,谁都不会成为世界的“中心”;只有那些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的人才会错拿自己当“中心”。要引导学生以超然洒脱的态度来对待自身,摆脱自我局限,不因太拿自己当回事而自我欣赏,不因太在意于一己之得失悲欢而自寻烦恼,不因过于敏感而心理脆弱,而是在健康的心态中释然开怀、轻松自在。

第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换位思考。要引导、启发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把自己和别人互换角色,站到别人的立场去换位思考,从而得到比较客观、全面的结论,懂得去关心、体谅别人,而不是过于自私,一味要求别人顺从、迁就自己。引导学生们能经常站到父母老师的角度去看待对他们的教导和要求,从而充分体谅父母老师的苦心,在心理上和行动上理解、接受父母老师。

第三,要引导学生培养平常心。平常心主要表现为对自身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保持平常心,正确审视自身,做事沉稳、脚踏实地、不卑不亢,既不自负、自高自大,也不自卑、自轻自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负与自卑是“自我中心”的两个极端,过于抬高自己就会自负,过于贬低自己就会自卑;根治这两个极端的良方就是保持平常心,拥有从容淡定的自信,既不自认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也不自认低人三分、缩手缩脚。如果学生有自负倾向,就要帮助他们多找找自身缺点,明白自己是不完美的,尚有不足需要改进,灭灭他们的傲气。如果学生出现自卑心理,就要引导他们多查摆自己的优点,清楚自身并非一无是处,从而增强自信。当学生们明白自己不该以“中心”自居、能够换位思考、拥有平常心之后,自然就不会被“自我中心”所束缚和局限,就会目光长远、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看待问题就会高瞻远瞩、客观理智,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态度端正、心态健康。

                                         

                                           摘自:《大众心理学》2017年第5

                                                    (责任编辑:李康珺)

 

 

 

 

 

 

 

 

 


图片飘窗效果

 12.JPG  未标题-1.png

版权所有: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地址: 上海市钦州路600号 邮编: 200233 电话: 64367906转各组室
 网站维护部门:田林三中信息部 电话 64364006*232
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 建议采用1024*768的分辨率
   网站管理  | 制度规划



31010402000914



blu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