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拓展课(和谐社会2)

发布人:[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25

拓展课

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第二课时   《天人合一:生态和谐思想》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学派对生态和谐的理解,并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态和谐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能为建设生态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当前形势下生态和谐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对各学派生态和谐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哲学思维的特色是“主客合一”,即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这种哲学思维模式,表现在文化精神上就是“天人合一”。古人所说的“天”或“天地”,大体上等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人与自然要内在统一与和谐友爱。

1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

儒家既认为“天地生万物”,也认为“天地生人”,由此而推导出来的第一个结论是,人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而是自然界的产物;进一步说,自然界如同生育自己的父母一样,这就是《周易》上说的“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第二个结论是,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者,而是万物中的一种;进一步说,万物如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这就是宋儒张载所说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他人是我的兄弟,万物是我的同类。儒家主张,对于自己的父母要敬爱,对于自己的兄弟要友爱;同样,对于自然也要敬爱,对于万物也要友爱。一句话,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万物,都要讲“仁爱”。所以孔子讲“仁者爱人”、“成己成物”,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要扩展“仁爱”,要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友爱。

《道德经》中认为,从静态上说,没有任何污染的自然而然,一切都保持自然的本性,是最美的,是最的。

从动态上说,天地不被毁损,生存状态不被毁损,社会发展不违自然法则,做人不扭曲自然天性,谋事不违自然规律,就合于道法,就是顺乎自然,就是道法自然。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

儒家重“人道”,由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而感悟到敬畏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走的是一条“人→自然”的路线。道家重“天道”,直接把自然规律看成是最高法则,走的是一条“自然→人”的路线。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本身就是和谐的,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

在继承和发展先秦道家和其他诸子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汉代道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和谐观,包括自然的和谐、人类自身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汉代道家认为,自然界本身是天然的生态家园,天地、日月、星辰和人间万物和谐共存;人类作为万物之长,也应效仿天地自然,注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形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六亲和睦的社会;天地自然是万物之母,人类应该努力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古代对保护生态的规定和实践。

        无论是儒家“人→自然”的“仁民爱物”的路线,还是道家“自然→人”的“道法自然”的路线,都主张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向自然索取,更反对破坏、蹂躏、糟蹋自然。根据这一思想,古人对保护生态有着详细的规定和丰富的实践。《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即在大禹时期就规定人们不能入山林砍伐刚开始复苏生长的树木。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大网横断河水捕鱼,不射猎夜间归宿的飞禽。有个成语,叫“网开一面”,就是说古人打猎围场时只围三面而留出一面,以供部分禽兽逃跑,避免把禽兽赶尽杀绝;古人还规定不能捕杀怀孕的母兽和幼小的禽兽。宋代的周敦颐,甚至不忍割除窗前疯长的绿草,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发挥得淋淋尽致。除保护生态外,古人还注重绿化环境,避免环境污染。比如,周朝时期就规定修建道路必须要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清末的左宗棠新疆平乱时,还不忘记在新开辟的道路上种植树木。再比如,宋明时期的大城市,对于居民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清扫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专门的监督人员。

 

4、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跨进新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日渐临近,国内外观众翘首以盼世博会带来文化和科技的饕餮盛宴。在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的眼中,到世博会“看科技”,就是要看绿色能源、看和谐生态、看便捷高效、看创新活力。

    他对这十六个字一一作出解读。在世博科技行动中,绿色能源、低碳排放成为首要目标,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将实现“零排放”,园区内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屋顶将耸立浦江岸边、国内首个海上风力发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将并网发电,近千辆新能源汽车将助阵世博。,届时,参观者不仅可以乘坐纯电动客车进出世博园区,还可以在园区内招停超级电容大客车、燃料电池汽车等“零排放”绿色公交车。

和谐生态则可以通过世博会对水环境的利用,及垃圾废弃物等的处理规划意识中体现出来。据了解,上海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确定,将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其中包括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等。

    青山绿水,环境清新,使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亲近。这是上海世博会的目标,也是未来科技为改变城市生活努力的方向。

 

附:“上海世博会与生态和谐”

每一届世博会,都是人类科技的盛会。这一次,人们的视线汇聚在我们的生活空间: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科技不约而同,形成交集,共同面对污染排放、温室效应、资源过度开发……一场始于多年前的绿色革命,将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形成高潮。

  一公里环保走廊

  从上南路主入口,到黄浦江畔的庆典广场,世博园区的中轴线世博轴绵延达一公里,总造价超过40亿元。和历届世博会一样,世博轴是游客步行参观园区的主干通道,但这一次,在阳光谷、蓄水池、江水源热泵等设备的配合下,主干道被打造成一条货真价实的环保走廊

  一公里走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利用阳光谷和其底下的蓄水池,一次最多储蓄雨水7000吨,会期预计为世博园区提供5万立方米的生活用水,相当于将原来规划的用水量打个对折;利用江水源和地源系统,再度让世博轴省下50%以上的自来水供水,100%节约了空调冷却水,并让园区空调运行费用降低20%

  巨大的节能环保效益,来自世博轴上层出不穷的科技创新。上采阳光、下蓄雨水的阳光谷就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阳光谷顶上喇叭状开口有足球场大小,地面面积接近一个篮球场。世博轴总设计师黄秋平介绍,这种上大下小的独特设计,将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送到地下,为城市开发绿色地下空间提供了鲜活的示范案例。

  在整个世博轴的最底下,还设有总长800的巨型蓄水池,一下雨,水就从阳光谷的喇叭口直接流入蓄水池。7000吨的蓄水量可满足特大暴雨的蓄洪要求,这些水在晴天能用于灌溉和冲洗,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设计中,世博轴在靠近黄浦江一端安装了江水源热泵,每小时有1200吨黄浦江水通过热泵成为空调冷却水,处理后再排回江中。江水源热泵加上较小比例的地源热泵,不仅满足世博轴的制冷供暖需求,还能同时保障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两大永久建筑的空调运作。据介绍,江水源热泵向黄浦江回排水,将使水温有所上升,但世博轴江水源热泵严格设计,用的是原南市电厂的浦江排热指标,且排热量仅是南市电厂的十分之一,不会对浦江生态产生影响。

新材料,装点四海绿色建筑

 造房子只能用木头、石料,或者钢筋混凝土?这样的想法落伍了。

最近各国展馆设计方案一一亮相,展馆风格各异,但来自五湖四海的设计师爱说同一句话: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建筑材料。不完全统计,已公布展示方案的展馆中,首秀的新建筑材料就达到10多种,几乎每一种,都以不同方式发挥着环保功效。

郭泰睦是芬兰赫尔辛基建筑设计团队的一位青年设计师,也是芬兰馆冰壶的主要缔造者。第一次涉足世博会设计的他,为芬兰馆带来独特的鱼鳞外墙。郭泰睦表示,鱼鳞外墙首次尝试采用纸塑复合材料做装饰,这种材料利用生产过程中剩下的无法被继续使用的纸和塑料做原料,表面坚硬耐磨,内部水分含量低,而且不褪色。这一环保新材料,将通过芬兰馆首次向世界展示。

卢森堡展馆使用的主要材料将是钢、木头和玻璃。其中卢森堡馆的开放式结构外表将由5004毫米厚的耐候钢材构成。在现代建筑历史上,耐候钢对于建筑师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即便是再出色的建筑,也会因其锈斑而令人遗憾。而耐候钢具有抗腐蚀的保护作用,可以让场馆外立面无需保护漆。这些展馆材料在2010年世博会结束后全部回收利用。

瑞士馆的外墙同样不使用水泥,整个展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新型的幕帷用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在展出结束后被天然降解。帷幕从20的高处悬垂下来,上面不规则地分布着1.1万块发光元件,这些元件由包含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环保生物树脂制成,与展馆周围的能量,如阳光和相机的闪光灯发生反应,不需要用一度电,就能使得整个外墙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