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融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田林三中 向滢
在落实三维目标,提升学科德育有效性的主题下,语文学科有着“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也就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学科德育的责任,那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完成语文与德育的自然融合呢?这一直是本人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通过在基地这一年的学习,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渐渐有了些许的体会和收获,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可供大家探讨。
一、文以载道,挖掘“道”,落实好第三维目标
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无不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无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德育因素似乎信手拈来。其实不然,在实践中,我们常碰到这样两种类型的文章。一种是看上去德育因素不明显的课文,如,《生物指示现象》等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文章。这类文章如何凸现出其蕴含的德育因素?一种是德育因素非常丰富的文章,如何取舍?
(一)让隐性的“道”变得具体起来
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文章,通过学生活动、作业布置、拓展文本等途径挖掘出其蕴含在文本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教学组织过程来揭示其中蕴涵的德育因素。过程的揭示是学科德育的难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以《生物指示现象》拓展、作业部分为例,收集表现生物指示现象的古诗词,在课堂上阅读交流。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哪些“生物指示现象”,它们对于生活的意义。通过这样的练习、拓展来萌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寻大自然奥秘的意识和科学精神。这就是将具体的“道”凸现出来。
(二)让丰富的“道”变得专一起来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文章,通过字词品读、学生认知体验,挖掘出最有感染力和潜移默化效果的德育因素,让丰富的“道”变得专一起来。以《雁》为例,在作品角色身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德育因素。从雁夫妻的角度,可以看到对彼此间爱情的眷守,对自由尊严的捍卫。从呆鹅的角度,可以看到失去梦想的人生,是如此麻木而平庸。从张家男女的角度,可以看到人性的贪婪、自私和冷酷。从村里人的角度,可以看到人类漠视弱小的残忍。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从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不同的人生样式,这些是不是都要教给学生?如何取舍?才能真正提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从品味关键的字词入手,哪些细节在冲击和感动了我们呢?我们从受伤的母雁“昂着头,冲向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到“她只能目送丈夫孤单地离去”;从“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到“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这些极富张显力的刻画中,最为深刻地感受到的应该是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望。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所提供的丰富的情感线索,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集中体验某一特定的主题,以提高特定时间段内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知人论世,品味内涵,把握适当的德育尺度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是把握文本内涵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写作背景与作者人生状态的介绍应该到哪个尺度,德育联系的方向或深度应该如何把握?才能最有效地完成德育与学科自然融合,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防止主题拔高
以《祖父和我》为例,它节选自《呼兰河传》,单从这篇文章看,它表现了童年真好这一主题。但联系到整本作品《呼兰河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背景,由“童年真好”生成出的“自由真好”这一德育的因素,恐怕就太浅显了,主题需不需要在知人论世中得以拔高呢?我觉得不需要。因为它的读者是预备年级的孩子,他们在阅读对话中,被激发出的认同感决定了他们所能接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尺度。童年真好虽然相对整部作品主题来说是浅显的,但它的德育融合却是有效的。
(二)防止德育先行
对于初中学生,像《故乡》、《密室日记》、古诗词这样主体精神色彩特别浓厚的文本,不去追溯作者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尺度把握,往往会造成德育先行,从而失去了德育融合的途径。
教学陆游的《诉衷情》,是先详细地介绍陆游壮志未酬痛苦的一生及时代背景,贴上爱国的标签,还是先让学生通过复习陆游的诗作,再通过对“暗、未、先、空”字的品味,及对“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穿插作者生平介绍,让学生去感同身受,哪种方式更能有效地实现德育与学科的融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以《故乡》为例,它的主题理解一向是一个难点,为此H版教材直接在课本注释1背景介绍中写出:“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新教材的编撰者删去了这个注释。但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怎么来把握这类作品的主题呢?一是对于这样的主题所蕴涵的情感和价值观,我们该让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二是对这样的理解深度,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这应该是尺度把握、实现融合过程中,每个教师应思考的吧。
三、感悟思辩,守住底线,与时俱进融合德育文化
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案例。我教授《“诺曼底”号遇难记》已经几次了,每次讲到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所体现出的品质时,越是以前的学生,越是都像书中所导向的思想一样,认为船长忠于职守,船亡人亡,应该学习这一种精神。而越是最近的学生,愈来愈多地认为在船长完成应有职守后,选择与船共亡,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是不可取的。学生思想的变化在提示我们,在守住道德精神底线的前提下,德育也要与时俱进。作为处在那个特定时期、特定职业岗位上的船长,这样做是值得人们敬佩的。这种认知上的冲突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难题:今天的德育,既不能完全撇开特定文本中的历史环境,也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价值判断来取代过去的选择。应该从两者的区别中,理解时代的变化对价值判断的影响。
当然,完成阅读教学与德育的自然融合,离不开对学生、老师主体地位的尊重,离不开对教材能动作用的认识。于是,学生、教师、教材这三个生命体,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核心要素,阅读教学,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的不断对话,提升着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想素养。在这个值得探索的过程中,愿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