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做人
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学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个性,培养品质。下面我谈谈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1、 矛盾纠纷的处理
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往往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再加上个别家长不正确的引导,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常因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作为班主任的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我不问事情的原由,因为这时的双方都比较的激动,不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而且学生之间的矛盾,一般说来双方都有责任,而且同学之间很少有恶意的攻击,他们常常因为意见分歧而发生争执,并且各自都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肯让步,得理不让人,不允许同伴犯错误。我总是让双方先冷静下来,反思在整件事情中自己错在哪里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然后我再来了解事情的起因,和他们一起讨论,解决矛盾,淡化双方的僵化关系。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地向对方表示歉意。最后以握手言和化解双方的不愉快。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学会宽容,要引导孩子学会真诚地接纳别人,由衷地欣赏他人。
2、学会关心
一个人当他什么都不爱,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希望和追求的时候,也是最自私、最无责任感和自觉性的时候,因为他关心的只有自己,他的世界只是以自己为圆心的小圈子。只有以爱为纽带并将它与周围的人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时,他才会产生责任感和自觉性。所以,让学生学会关心家人,关心同学、老师,关心周边生活环境,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在这方面,我没有刻意的说很多大道理,而是抓住机会,利用生活中的点滴的小事,培养灌输学生学会关心。例如我班某学生因病请假一个星期没来上课,该生平时在班中也较孤僻。周五放学前,我在黑板上写上该生的联络方式,并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你生病在家休息,接到同学的问候电话,你会有何感想?周一该生来校后,特意来问我,是否是我让同学这样做。我没有回答他,我只问他,接到同学的电话高兴吗?他腼腆的点点头,我便借机又教给他如何与同学正确的相处。
我认为教育深刻的影响应在于教师以身作则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学习生活,难免会有纸屑落在地上,以前我总是让学生弯腰拣起,学生会按我的要求去做,可教室的卫生状况不见改观。反思后我改变了做法,我主动的弯腰拣起地上的废纸,挂好抹布,整理废纸篓……,慢慢的我发现教室的黑板擦总是特别干净,图书角的书总是理的整整齐齐,废纸篓旁也见不到垃圾……,慢慢的同学们学会了主动关心教室的环境。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支边老教师的帮助,联系了一位云南的贫困学生,我们班从六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赞助她每学期的学费,而且我班同学还和她保持书信往来。当学生们了解到,那边的孩子因为怕把鞋子磨坏,光着脚上体育课时,他们悄悄看了看自己的鞋子;那边的孩子冬天几乎每餐都是白饭加腌萝卜或土豆,同学们午餐的剩饭剩菜渐渐少了;同学们有了真实的比较,学会了珍惜。当同学们了解到因为他们的帮助,潭文娟可以继续上学时,他们笑了,他们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以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的快乐。
3、 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感恩,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虽然说,崇高的爱(如母爱、师爱)是不需要得到回报的。但一旦孩子懂得回报了,这种爱便有了积极的意义。
我常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前放寒假时,我总要叮嘱学生在春节期间热情接受亲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他们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父亲节和母亲节,我要求学生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对于表达爱的方式,我从不强求一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母亲节,我就倡议:爱倾诉的孩子,给妈妈写一封信;爱劳动的孩子,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足以让她感动的事;爱制作的孩子,精心做一份“感恩明信片”,作为神秘礼物送给母亲。
一次同学们在购买英语参考书时遇到了困难,很多同学没有及时买到。我班一位家长了解后,主动提出帮大家购买并亲自送到学校。事后我让学生买了一张感谢卡,让受到帮助的同学签上名,表达谢意。
从日常的小事做起,教会孩子了解父母,教会孩子尊敬师长;通过具体的要求,使孩子体验父母、老师工作的艰辛和付出,尊重他人的劳动;经常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邻里、同学、亲朋好友对自己的关爱,通过感恩,可以思考他人在哪些方面给了自己指导、提醒、为自己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在怀着感恩的心这样的情形下,学习热情也会高涨。也能正确对待家长老师的批评和建议。
每位学生手中都拿着彩笔和白纸,看老师怎样辅导他们去作画、写诗,我在做班主任的工作中始终贯穿一条线,那就是教会学生做人。
}P#x'g~H,L-Y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