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以组室建设为抓手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09-01

以组室建设为抓手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问题1:讨论改进教研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问题2:教研活动过程中如何开展深度的知识共享,引导教师的创新思维?

问题3:教研组长如何更有效地选拔、培养和使用?

参加人员:教研组长 年级组长

 

加强教研活动实效,深化校们本科研

 

许倢

开学初,学校组织了两长培训,请了教院杨向谊老师作了关于教研组建设的专题报告,深受启发,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确实,我们英语组目前主要还是以事务性活动为主,组内教师对教学科研的认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并启动教师特别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的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立专题,进行研究,形成成果的动机

为此,我们组在本学期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各备课组经过研讨,确立适合自己年级特征的“中心研究问题”。

2。制定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研究,并及时总结反思

4.分析研究结果,形成论文

教研组长更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并多参加备课组的活动,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简讯:在开学处的第一次英语教研组活动,针对新学期各备课组的活动重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六年级组认为他们的中心工作是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音标教学如何提高实效。七年级组认为要在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并有计划地开始对作文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八年级则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研究问题。九年级任务最重,他们认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本学期要在阅读和小作文两个重点上多下苦功。

相信在明确了方向后,我们教研组的工作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陈爱华

2.教研活动过程中如何开展深度的知识共享,引导教师的创新思维?

1、目标引领工作

开学初,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共同研究确定每学期的教研组工作重点,在组织讨论时善于捕捉教师的思维火花,发现问题困惑,努力做到以点带面,开展活动,提高成效。
   2
、过程促进工作

抓好各类公开课,对每一节公开课,都要组织大家从钻研课标、熟悉教材、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效果等细节方面逐一评议,互相交流,积极发挥经验丰富型老师的辐射作用,特别是教研员的引领,是专业知识的资源利用,也是知识的共享。

3、求同存异激励工作

针对数学组的教师个人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同,各有所长,鼓励教师的个性发展与共同发展相结合。也是老师所说的在不同经验式观点比较中寻找交叉与空白点。

 

杨凯

在聆听了杨向谊老师的《立足经验建构  系统策划实施——教研活动策划与教研组长的专业素质》之后,我觉得根据学校的情况在教研组建设中我可以在两个方面去做:

1、为了达成深度的知识共享,我应该反复、认真地学习《课程标准》。从这两年的教学来看,我对于《课程标准》忽视了。在上完初三后,我有意识地去看了高中的课程,结合考试的情况,才发觉:有的内容上得过难;有的内容自以为很下功夫了,其实还不够实在。对于标准把握得不准。

2、我应该认真做好每一个学期的资料储备,从例题、习题、试题等方面去筛选,为学校的数学学科资料库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我应该有意识地选取有关教学的课题,在做中学,在做中积累,在做中收集,从事务性工作中找到教学研究的题材。

 

 

凤 云

 

在暑期的学校“两长”培训中,我们有幸聆听了区教研室杨向谊老师作的题为《立足经验建构系统策划实施》的报告,如沐春风。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作为教研组长身肩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明确了方向,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好本校的教研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加强对教研组活动内容的指导,是搞好教研组工作的保证

1、教研组的活动内容,决定其活动的质量。如果活动内容一般化,久而久之就会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活动质量。安排教研组活动内容,决不是组长一个人的事。教研组长要根据区教研室提出的研究专题,结合本组本学科的实际,提出组内的研究专题。组长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制订实施方案。使教研组的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明确研究的专题。确定好专题,教研内容才有指向性,便于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报刊上的经验介绍。通过学习,教师对要解决的 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专题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教师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所以研究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益尝试。教师人人要做专题研究课,以积累素材,供开展集体研究用;可以安排同课异构课,或者在各自实践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做研究课,以体现出研究的成果。经过多次实践,使专题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研究课后,教研组要及时召开座谈会,畅谈各自的体会,特别是成功一例;然后分析成功的原因,探讨规律,概括出研究的结论。交流会后,教师要撰写专题论文或总结,加深理论认识,巩固认识成果,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二、组织多样展示,共享课改经验,引领教师的创新思维

1、精心准备每次教研活动。每一次活动前,根据工作计划,要备好课,精心策划,不打无准备之仗。该自己准备的自己准备,该让成员准备的让成员准备,活动前进行提醒、审核,做到安排紧凑,努力让每一个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有收获,让有事请假缺席的教师感到遗憾,让所有教师对教研活动成为一种期待。

2、加强理论和经验的学习、交流。知识的获得、重组、变革、更新需要学习,新体系的构建,新理念、新思维、新策略的产生都需要学习。如果教研组中每个教师的想法与经验都封闭起来,纵然每位教师都有“独门秘诀” ,其组成的教研组、备课组也是一盘散沙。“知识共享”需要一个平台,而教研组、备课组就是一个平台。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篇文章中特别有用的部分,可以是外面的教学经验,也可以是本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不管来自哪里,主讲人必须做过精心准备,必须是具有共鸣的东西。

3、进行公开课的评议。公开课评议,首先由施教者简述设计过程和施教感悟,然后主评人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施教过程等方面指出施教者的亮点,缺点或改进部分,其他教师补充,重点谈不足部分或只谈不足部分。

4、集体备课应成为成为备课组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我们的集体备课要拓宽范围。教学思想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基础,只有教师的教学思想通达才有可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而及时地调整教学进程和手段。因此,要重视教师教学思想的交流,引导教师广泛地进行愉快的思想碰撞。一是查找摆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困惑,然而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二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机智,介绍成功的教学个案及体会,供大家借鉴学习;三是阐释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对教材、教法、教学程式展开辩论,相互取长补短;四是谈论教师个人的教材处理的设想,发掘有益的教学补充内容。例如练习题设计、活动拓展、自编补充教材等;五是探讨教师的学习心得,开阔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野;六是讲述教学中的趣事、烦心事、交流教书育人的体验,共享教师职业的幸福。

 

戴芬

教研组是提高教师素质,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阵地。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样一个小小的群体,要使它达到“1+12的整合效应,就必须充分地发挥管理功能,就必须让它完成“化学”反应,激励教师的潜能。

教研组活动空间拓宽化:教研组的建设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不能固步自封。单个教研组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研组开拓视野,拓宽活动空间。可以“对外开放”:欢迎并邀请区内外兄弟学校领导、教师到我校参观并指导教研组建设。从研讨资料到课堂教学,从“课改花絮”到“教学个案”,我们无不敞开心扉,接纳兄弟学校的到来。也可“对内自省”:围绕课题,抛弃华而不实,抛掉功名利禄,实实在在地找课堂要“突破口”。

 

黄世英

通过这次两长培训,我在如何评课、如何更好地开展有效教研组活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与过程相关的意识。好的课应是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且考得满意的成绩。

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把课上得更好。评课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1、评课方式:可从教师对课文的处理情况、该节课的亮点、教师使用的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可宽泛性地点评,或细腻地点评。教研组的评课应采用细腻的评课方式,即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评议:对时间分配、内容安排、活动设置、亮点、评价手段、课文或教材的处理,等等。2、评课的要点: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有何理论依据?评课时要关注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合作与探究。讲出一个过程,讲出一个原由。3、评课的内容:详细分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得如何,教学过程如何,有何理论支撑等等。4、教师的素质情况。

开展教研组活动时,我觉得以下几点很值得借鉴:1、要坚持教学常规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听课进行定时检查,杜绝补备课情况的发生。2、进行形式多样的互助活动,坚持定时、定地点、定主题的教研组活动和各备课组活动,尽可能地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3、重视发挥集体的力量,同事之间要团结协作,组和万事才能兴。全组教师只有用不变的好学上进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实际行动,才能去应变万变的教育形势。

教师的工作固然是辛苦的,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宽容地对待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那样,教师的心理会觉得更加有成就感,心理会更加健康,心态会更加平和,教师的生活也会过得更加舒畅。

我想,今后要结合我组实际情况适当变换评课方式,多运用别人介绍的先进又可行的教研活动方式进行教研组活动,以上述提到的评课方法为参照,力求对教师所上之课能进行深层次的评析,努力提高我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卢沉

听了杨相宜老师的报告后,我觉得很有启发,明白了什么样的教研组是合格的,我作为数学组的一员,也想为我们这个教学大组献计献策。

我们的教研组是有思路,有对策,但缺乏反馈。例如在公开课评课环节,大家都为开课老师唱赞歌,只说优点,但对缺点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其实每个开课老师都有提高业务水平的愿望,很想听听同行的意见,可在这样的羞羞答答的氛围中,评课的作用就减弱了很多,很可惜错失了学习的好机会。

再如出大考试卷,接到任务后,每个认真负责的老师都会慎重对待,极尽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可这份试卷出得好不好,各种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学生的反映如何?授课老师又是如何评价?等等情况,出卷老师一无所知,犹如泥牛入海。真希望在教研组活动中,用卷老师说说此卷的优缺点,出卷老师说说出卷的意图,二者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擦出智慧的火花。我相信真诚的交流,大家都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不必顾忌太多,那就是教研组活动“活”的开始。

 

裘玉水

以组室建设为抓手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问题1:讨论改进教研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是教研组建设的一个重点。从如何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教研活动的策划步骤、新课程实施下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三大方面进行学习,进行合理的教研组建设的整体规划,提升教研组长自身专业水平等方面。

问题2:教研活动过程中如何开展深度的知识共享,引导教师的创新思维?

创新时代迫切需要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开发创新思维。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往往压抑、制约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突破现状,本人较系统地分析了创新思维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深深感到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引导。

 

沈雪芳

很荣幸有机会听到杨向谊老师的精彩的报告,短短的3个小时的报告对我启发很深。

那么在教研活动中如何开展深度的知识共享,引导教师的创新思维呢?我个人在学习后是这么认为的:

校本教研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作了明确的表述,即:专家引领、自我学习、同伴互助。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们必须坚持学习,知识的获得、重组、变革、更新需要学习,新体系的构建,新思维、新政策的产生也需要学习。

1)建立备课组题库,备课组内资源共享

由备课组长负责,把本备课组的试卷、习题、课件统一保存在备课组公用电脑中,方便本组教师及时利用,并把有关资料转交给下一届相应的年级,以供他们参考、修改和选择。

2)建设教研组网页,开展网络化学习活动

学校有专人负责教研组网页建设,“资料室”、板块增加了组员之间的互动。网页上的资源一方面来自于各个备课组,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教师个人。每位教师都可以在教研组网页上畅所欲言,发表见解。通过以上活动,反思性学习的氛围更带动了教研气氛。

 

 

严文标

加强教研活动实效,深化校们本科研

开学初,学校组织了两长培训,请了教院杨向谊老师作了关于教研组建设的专题报告,深受启发,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确实,我们英语组目前主要还是以事务性活动为主,组内教师对教学科研的认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并启动教师特别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的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立专题,进行研究,形成成果的动机

为此,我们组在本学期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各备课组经过研讨,确立适合自己年级特征的“中心研究问题”。

2。制定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研究,并及时总结反思

4.分析研究结果,形成论文

教研组长更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并多参加备课组的活动,真正起到引领作用。